虽说才十月中旬,但是气温一天比一天低,暖气在大家的无限期待中终于到来,这就意味着北方的冬天已经开始了。有人开玩笑说东北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虽然这有点夸张,但和南方比起来,北方冬天的时间确实长得多。最近学校里的树都快速经历了黄叶与落叶两个过程,昨天还是满树秋叶,今天就只剩下树干在风中萧瑟。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偶尔遇见一只出来觅食的松树,满地的黄叶昭示着时间的流逝,突然想去旅行,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经历一下秋天的结束,哈尔滨的秋天太过匆匆,让人来不及体会就离开了。
想去旅行,感受每个城市的历史;想去旅行,感受每条街道的风情;想去旅行,感受每个当地人的热情。其实小编并没有去过太多地方,在旅行途中最怕的就是人多的地方,不喜欢那些热门景点,即使那里有历史、有记忆、有美景,小编最喜欢的是每个城市的街道,无论宽窄,无论长短,都蕴含着城市变迁的故事,都是向路人倾诉着属于这条街的故事。漫步在那些街道上,这个城市的文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给每一个人,或许这条街道人潮拥挤,或许这条街道绚丽繁华,或许这条街道人烟稀少,或许这条街道朴实无华,但是城市的成长、本真都在这里,象征着这个城市的发展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每个城市那些你知或不知的街道的故事。
身为路痴的小编,依旧在空余时间把昆明的大部分街道都走了个遍,原意是寻找那些隐藏在巷子深处的美食,却在兜兜转转中找到了一些充满自己个性的街道。只是因为街口有一家文艺范的小店,只是因为街名有独特的寓意,却在小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城市最独特的韵味就是这些街道,老一代昆明人的记忆都在这些街道中,最质朴的人文特色也是这些街道。云南大学附近的文林街、青云街、北门街,翠湖周围的先生坡、钱局街、小吉坡,文庙附近的正义路、光华街、威远街。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城市的文化印记。
小编最喜欢的是翠湖周围的那些街道,以其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出无数条小巷子,连接到许多大的街道。从云大侧门的天君殿巷出发到翠湖,有许多条路线,每一条路线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哪条路线都会经过文化巷,它南起文林街。北至天君殿巷,解放前地处北城脚荒野,后来随着周围的云大、云师大等院校的扩建,文化巷成为了各院校之间的连接通道,学生老师来往于此地,得名文化巷。现在的文化巷成为了昆明外国人的一大聚集地,周边的商铺多为酒吧和咖啡馆,其中夹杂着几家小吃店和文艺小店。到了傍晚这里就开始了支起夜市的摊子,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文化巷最有名的就是巷子里那几家充满文艺气息的书店和巷子口的那家咖啡馆。麦田书店和漫林书苑是两家不大的书店,书的数量不多,风格多是文艺小清新。麦田的特色就是有很多冷门的书籍,老板将店面装修得很安静,几个书架上罗列着一些市面上很难见到的书,多是游记或者散文,不大的店铺却硬要放上几盆花和园林模型,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更像自家的书房。漫林的特色是很多手绘漫画和小阁楼里存放的英文原版书,进店看见的就是几米的书和五六个书架,一个狭窄的木制楼梯通向阁楼。比起麦田,漫林更像一个书店,书籍被分门别类地放好,店面也更大一点,装修简单,没有麦田随性。
文化巷口的萨尔瓦多是一家聚集了很多外国人的咖啡馆,尤其到了下午,常可以在店门口看见三五成群的外国人在台阶上坐着闲聊。出了文化巷,有两条路可以到翠湖,一是顺着钱局街向下走,二是顺着文林街前行。钱局街的商业气息稍重,与其相交的染布巷多是小吃,因为巷口小吃店的土豆太出名,被周边的学生戏称为“洋芋巷”。与染布巷平行的白云巷则是因为那里的中医铺子在昆明很出名而被人们熟知,以前每次路过都是前来求医问药的人还有浓浓的中药味,现在铺子搬走了,巷子也冷清了不少。钱局街还有一条岔路可以通向闻一多先生遇难处,隐藏在一个社区之中,历史已经与人们的生活交汇在一起。
文林街两旁多是酒吧,尽头就是云南大学的正门。一路上有几条叫不上名字的小路连接到翠湖,这些街道多穿行于社区之中,静谧却不失情趣,融入了更多生活的魅力于其中。从天君殿巷到翠湖,有太多条路可以选择,途经的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其中。有中外文化的交融,有商业文化的凸显,有市井文化的体现,有历史文化的蕴藏,每一步都是昆明人记忆深处的文化。有太多过去的印记,也有太多现在的展示,这些街道将古今结合,搭配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当代的商业,曾经的历史,文化深深镌刻在这些街道中。
丽江的大研古城一直都是近年来的旅游热门,其中众所周知的街道就是四方街。作为丽江古城心脏,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四方街最迷人的是晚上,沿河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酒吧,茶楼。其中不乏外国人经营者。这些酒吧,茶楼门前,大红灯笼型状各异,高高的悬挂在每户人家门前。晚间的四方街就这样笼罩在温暖祥和的气氛中,红灯笼的倒影随河水飘荡,约约绰绰。
在小编看来,四方街最美的时候是清晨。沿着青石板路溜达到四方街广场,大多数店铺没有开门,游客们也没有拥挤在这不大的广场上,早起的丽江本地人会聚在这里跳上几曲纳西族舞蹈。顺着木制的路牌从幽深的街巷中穿行到木府前,偶会路过几家才开门的工艺品店,可以静静欣赏其中那些做工精致的物件。再原路返回,此时古城才醒来,匆匆走过的游人还来不及看一眼清晨的丽江就要离开,巷子里回荡着他们离去的声音。铺就古城街道每一块青石板都有历史的痕迹,马帮曾经走过,商贩曾经走过,旅行者曾经走过,他们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其实丽江古城中的街道早已被严重商业化,质朴的城市气息已经被繁杂的现代气息所覆盖,只有那些砖木结构的房屋、经历着风雨的青石板和流水旁的树木还诉说着这里曾经的人文风俗。大理古城亦是如此,游人如织,商业化已经抹去了原有的安闲。往古城边走一走,那里的街道才是最值得静静品味的。街道旁都是当地人的住宅,偶有几家被改建为客栈,为了不打扰周遭的静谧,也是修建得极为安静。客栈主人同住店的旅客坐在庭院中,泡上一壶茶,享受着难得的暖阳,不时细声交谈几句。在这里的街道,你舍不得打扰的就是那份远离都市的安静,没有喧嚣,只有街道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相比于被当做旅游热门的大研古城,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的街道更有城市淳朴的气息。束河古镇中人工修建的水渠遍布整个古镇,街道都是与水渠并行,顺着水走就可以转遍古城。街道旁的商铺大多门面不大,售卖一些手织布。店门口通常会放着一架古法织布机,店主就在此织布,待客人挑选好心仪的布料才起身招呼。没有喧闹的吆喝声,静谧的让人只想慢慢欣赏这些手工品。水渠每隔一段都会有一个构造特殊的三池,一池做生活用水,二池用来洗菜淘米,三池用来洗衣,时常可见居民在此洗菜洗衣。白沙的街道更为淳朴,没有开放的白沙将最原始的城市文化展现于游客眼前。
说到哈尔滨最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街道,就不得不提到中央大街。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是哈尔滨西洋风情的所在,这条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年。中央大街地处哈尔滨的心脏位置,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条街由方石铺成,石块为花岗岩雕筑,其形状大小和如俄式小面包,精巧光亮。中央大街的建筑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百年精华。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的体现,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
小编认为清早的中央大街最适合静静欣赏街道与建筑的魅力。没有嘈杂的人来人往,欧式风格的建筑在微亮的晨光中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每一栋建筑都象征着这里一直以来的繁华。走在方石路上,岁月的痕迹遗留在每一块方石上,石块表面早已被来往的脚步打磨光滑。一路走到防洪纪念塔,走到松花江边,吹着江风,等待日出,在江水未结冰之时还会巧遇几位晨练的老人,刚刚游泳上岸。到了夜晚,中央大街就多了几分城市流光溢彩的魅力,霓虹灯下,身姿绰约。
北京最有特色的街道文化就是胡同,南锣鼓巷是中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顺着南锣鼓巷再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进口不远处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后圆恩寺胡同13号为茅盾故居,雨儿胡同13号院是齐白石故居,不得不说南锣鼓巷有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即使现在商业化,但是这里的小店多有文艺范,即使是酒吧,其装修风格也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
烟袋斜街也是北京极具特色的街道,这条路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又因多以贩卖烟袋的商铺为主,得名烟袋斜街。街道两侧建筑朴素典雅,明清传统风格夺人眼目,前店后居的形式呈现出深厚的市井风情和浓郁的老北京特色。烟袋斜街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走进其中你看到衣着时尚鲜亮的游人,有着不同的肤色,用着各样的语言,寻觅着各式带有深刻时代印痕的玩物抑或饰品,忽然有了一种让你不知道身处何处世在何时的感觉。街上还有很多四合院和三合院,烟袋斜街走到尽头便是后海和前海之间的银锭桥。这里不但是北京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同时也是古老的文化街。
每个城市都有这么几条街道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可谓世界上最宽且最美丽的街道,这里不仅坐落着凯旋门等宏伟的建筑,还拥有大量的奢侈品商店、咖啡馆以及精品酒店。西班牙的兰布拉大道连接市中心的加泰罗尼亚广场和旧港的哥伦布纪念碑,是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一条繁盛的步行林荫道。它是欧洲最受欢迎的大道之一,到这里的人们总希望他们永远走不到路尽头。这里随处可见的咖啡馆、酒吧、餐馆、酒店以及行为艺术家,这里的每个夜晚都是“不眠夜”,让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流连忘返。
俄罗斯的涅夫斯基大道一度是沙皇的住所所在地,拥有很多大教堂,宫殿以及其它经典的俄式建筑。这里由彼得大帝计划兴建,是条历史与文化色彩并重的街道。而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对这里的描写更是精辟独到。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揭开俄罗斯的神秘面纱,更能领略圣彼得堡这座历史名城的壮丽。意大利的阿皮亚古道是史上第一条罗马大道,时至今日,这条道路依然是罗马最繁忙的街道之一。尽管这里有不少部分已经被毁,但就是这种“被破坏的美”吸引了无数游客到这里参观,而正是沿着阿皮亚古道行走的感觉会让游客终身难忘。
街道的存在连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同时也将城市的文化紧紧与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城市里的每条街道都是历史沉淀下的印记,一砖一石,一树一花都在向路人倾诉着这里的故事,用心走过每条街道,用心聆听街道的故事,这个城市最纯真的一面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就会通过街道展现给你。街道是城市的体现,是文化的寄托,是历史的沉淀,走一走每个城市的街道,感受不一样的城市魅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