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罗马

曾经在某一段时期内,一个从没有去过罗马的罗马人和只去过一次希腊的希腊人,见面的话题经常围绕这两个文明的纠缠展开。后来希腊人去过了希腊,罗马人依然没有去过罗马。

嗯,罗马一直在我的清单上,我一直没有去过。

也许是盐野sama对罗马爱的太深,描绘的太美好,也许是农业文明精神的相互感应,西方史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古罗马。那样一个国家,如何从小小城邦发展成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巨无霸,如何创造了那么多的科技和工程遗迹,如何能使自己的痕迹直至今日还深入西方文明的骨髓,又是如果没落、衰败、苟延残喘,国将不国。与华夏相比,两个文明又太多的相同,又有太多的不同。中国的文明没有断、文字没有断、种族没有断,何其太幸。罗马,意大利人生活的已经是哥特人的后裔,拉丁文成了Bubobubo的命名死文字,而罗马这座城,更为人熟悉的是基督教。在我看来,从君士坦丁开始,罗马,戛然而止。

回到辉煌的罗马。作为死心眼的处女座,罗马最吸引我的,一是制度,二是工程。制度按下不表,单说工程。

罗马的工程造诣真是很令人折服。不拉偏架的说,我种花的工程造诣也很强大,但是罗马人在用料上占了个便宜。木结构的和石头结构的,耐久性上能比么!防火性上能比么!项羽火烧阿房宫(本文不讨论火烧阿房宫的真实性),有本事他烧石头神庙去啊,烧的动才怪。更不论木头腐朽垮塌,天打雷劈之类的。而这在石头建筑上就要好得多。正因为用了石头建筑,现代住在罗马希腊土地上这波懒得出奇的人才能靠收祖宗遗迹的门票赚钱养活自己。

扯回来。先祭图一张:

马菲乌米奇诺国际机场,看见那个六边形的小水塘了么,多么规矩,多么齐整,不禁感叹外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个大自然叫图拉真,还有他的前辈,克劳狄乌斯。年过去,曾经的港口已经不再临海,但是这个六边形依然是六边形。(下图出处:《罗马人的故事》)

罗马最让人赞叹的,是罗马式大道,水渠和长城,长城的名气远不如前二者,也远不如种花家的长城。但是罗马式的大道,实在是深入人心。小时候并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到现在我依然好奇这个成语是如何进入中文语境的,但我已经不好奇为什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了,因为这是句真的不能再真的话。找一张罗马时期的路网,不用解释,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世界的中心在罗马。更妙的是,罗马的国道能够保持在所有的罗马统治范围建造标准一致。标准的罗马式国道,从左到右是行人道、排水沟、车道、排水沟、行人道。行人道宽3米,车道宽4米以上。既能保证迅速行军,又能保证民用交通运输的顺畅。车道也不是简单的平整路面,下面是1-1.5米厚规范的路基。路基分三层,最底层是石子,中层是石子黏土混合物,上层是碎石块。在路基上,是70厘米厚的石板块层。这样的道路结实耐用,即使到了后期缺乏维护,依然发挥着作用。将现在的西欧南欧地图,意大利地图同古罗马地图覆盖,会发现主要的道路走向完美的重合,现在的意大利国道就是在原有罗马式大道的基础上修建的,西欧同理。年后的欧洲,依然在罗马的阴翳之下。古代道路,我国也有遗存,最著名的秦直道,始皇帝的军事高速公路,也是我心中的骄傲,却在规模上无法和罗马相比。如果有机会,我要去秦直道看一看,走一走。也要去罗马,摸摸阿皮亚大道的石板,也许,不是也许,哈德良也曾在上面走过。

未完待续。

.6.1夜于北京

纵纹布小鸮

赞赏

长按







































微信营销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zyjr/1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