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太平洋岛屿及美国的扩张

温骏轩辑

尘埃音

兆斌

以类型来说,岛屿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位于大陆边缘,在某一个地质时期原为大陆一部分的“大陆岛”。像东海、南海这类边缘海周边的岛屿,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类型。除了在河口处冲积而成的“冲积岛”以外,大多数被归类于“大陆岛”类型的岛屿被归类为“基岩岛”,本质为大陆山脉。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原本地势大大高出海平面,也不会在沧海桑田的转换中,有机会变身为岛屿。

除了与大陆相近的“大陆岛”以外,大洋腹地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岛屿——大洋岛。,这种岛屿从未在任何地质时期与大陆相连过。接近海面的海岭或者海底高地,是其形成的基础。以其形成原因来说,又可分为两类:火山岛与珊瑚岛。顾名思义,前者是因为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后者则是珊瑚虫努力的结果。

太平洋岛屿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上的岛屿也是最多的。其中大部分,又都是紧贴亚洲大陆边缘的“大陆岛”。一般来说,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岛屿都属于“大陆岛”。地理相近,又使得这些岛屿更有机会接受大陆的影响,晋升成为文明之地。日本列岛、马来群岛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的开发,便是典型案例。在葡萄牙人已经通过印度洋航线,“发现”亚洲边缘这些大陆岛存在的情况下,麦哲伦此行的目的,可以被认为是,从世界的另一端,重新“发现”这些岛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有一些“大洋岛”,在大洋腹地为麦哲伦的船队提供补给,就再好不过了。

用大洋岛的概念来定义“太平洋岛屿”范畴的话,太平洋上的岛屿大体可以分为三组,分别为: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以及美拉尼西亚。这些岛屿都处在南、北纬30度,东、西经度之间的太平洋腹地。其中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基本分布于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太平洋西北海区;美拉尼西亚群岛位于赤道以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太平洋西南海区;波利尼西亚的岛屿,则大部散布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海域。

太平洋岛屿示意图

相比其它两组太平洋岛屿,最有可能为麦哲伦船队提供中继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结构更为复杂。这组岛屿中面积最大的,同时也最具战略价值的,是位于太平洋东北海区的夏威夷群岛。这个以珍珠港事件闻名于世的群岛,总面积为平方千米,大致与北京的面积相当。其中最大岛屿“夏威夷岛”,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夏威夷群岛示意图

顺便说下,夏威夷群岛属于火山岛。相比珊瑚虫的力量,火山的力量显然要大得多。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珊瑚岛,是位于南太平洋的夸贾林岛,面积不过16.4平方公里。在地图上可以显见轮廓的大洋岛,都属于火山岛。不过造就夏威夷群岛的火山,大都已为死火山,其中位于第二大岛毛伊岛上的哈雷阿卡拉火山,还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火山。

从地理位置上看,夏威夷群岛似乎与波利尼西亚的其它岛屿相去甚远。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对称的完美主义者,完全有理由把夏威夷群岛及太平洋东北海区的其它小岛,进行独立分区,并与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三个群岛并立。然而板块的划分,从来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问题。就像我们在南海会看到,与中沙大环礁相去甚远的“黄岩岛”,会被归类于“中沙群岛”的范畴一样。

夏威夷群岛的命运

夏威夷群岛被归类于波利尼西亚的概念中,倒并不是因为现实的地缘政治因素,而是其土著居民的种族、语言分类。波利尼西亚语,属于“南岛语系”(又被称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这个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岛屿上的语系,下面可分为四个语族,分别为:印度尼西亚语族、波利尼西亚语族、官克罗尼西亚族族、美拉尼西亚语族。其中南海周边岛屿的主要语言,包括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语、菲律宾语,以及台湾岛的“高山族”的语言,都属于印度尼西亚语族。

能够归属于同一语系,太平洋岛屿上的原住民,很显然与南洋群岛上的原住民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只不过后者因为人口、经济潜力更大,且处在东西方海上贸易线上,能够较早进入文明阶段。今天能够被归类于南岛语族的2.5亿人口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可以与广义“马来人”重叠的印度尼西亚语族,其它三大语族中人口最多的也不过百万。

关于太平洋岛屿原住民的民族来源,一直以来有很多种说法。不过这些基因上的推导、争议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毕竟这些岛屿孤悬于外洋,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几乎没有发生过影响。今天亦很难凭借这些种族分类,影响现代地缘政治。相比之下,它们分布的位置才是最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csfz/232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