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石上生
未到菌子山,沿途就感觉到这里的石头比较怪哉,跨入菌子山,乘上观光车,一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看过去,只见密林、草甸、羊群、怪石等迎面扑来、目不暇接、风景大异。约30分钟后,来到了悬崖天路入口处,我们便弃车踏上木板搭成的栈道,零距离接触菌子山。
悬崖天路,刀劈斧削,是绝壁上天然出现的一条崎岖小路,原先,牛踩马踏,如今,建成栈道,供游人漫步赏景。人在栈道上蜿蜒行走,步履铿锵,迎风逶迤,头上蓝天,脚下深渊,山鸣谷应,如同仙人巡游。右面,山势峥嵘,怪石嶙峋,层叠重磊,错落有致,古树苍虬,枯桩凄美,绿藤蒙萝。左面,深谷幽远,田畴如画,村舍俨然,就是拖落村,由远古的彝族部落演化而来。对岸百里青山,群峰隐约。天空云舒云卷,仿佛太虚。置身斯地,使人心胸坦荡,豪情万丈,顿生濒海临风的慷慨。
爬上山来,怪石簇拥,古树婆娑,如同穿越时空隧道步入了古罗马阿皮亚大道、闯进了弗拉维王朝时期的斗兽场。这些标志着欧洲文明的废墟遗址频频出现在这里,让人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情不自禁感叹起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遂随口咏出:“远看怪石头,近看石头怪。石头真是怪,真是怪石头。”一路怪石嚣张,参差不齐,形态各异,在阳光下闪着粗犷、雄伟、壮观的光辉。来到“荒城古墟”处,石山蜿蜒起伏,巍峨凌厉,屹立成城,令人震憾。我想,“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陵中。”若是飞将军李广在这里,他还能把箭射入菌子山的怪石中去吗?他还能飞过这里的城墙吗?
平凡如石,石是最古老的元素,在生命诞生之前,它就是地球的主人。灵动如石,石是难以捉摸的精灵。皇宫寺院、高楼房舍、桥涵墓碑均离不开石;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不是博大精深的石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长城、雅典卫城、罗马剧场,莫不是石头的伟大杰作。菌子山的石既平凡又灵动,它们无论大小,均方方正正的,由一层层薄片叠加而成,像一本书,完整地记录着这座山、这块高原、这个大陆的前世今生,反映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折射着岁月更替的轨迹!
在嶙峋的乱石中,一片野板栗树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许是环境贫瘠的缘故,这些板栗树上盘下曲,左局右促,造型诡谲奇幻,充满野性。环境不同,命运就不同。这些板栗树,如果生长在一片沃土上,或许就笔直粗壮、高大挺拔。然而,它们不逃避贫瘠,随遇而安,纵横弯曲,从容简单,站立在天地之间,风来迎风,雨来接雨,让人感动,给人启迪。海德格尔说:“人的仰视直薄云天,立足之处仍在尘寰。”人做不到的,野板栗树做到了。
杜鹃遍山野
菌子山森林覆盖率超过90%。当我的双脚踏上这片苍茫厚实的土地时,就有一种返璞归真的体验,因为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生态,有很多名贵的树木。在大片石灰岩中,随处可见珍稀植物生长在石缝里、石层中、石壁上,形成石夹树、树伴石的景观。
万倾杜鹃,艳惊天下,菌子山有云南最大的杜鹃花自然群落。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考证:“菌子山杜鹃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胸径最大、最集中、最古老和最壮丽的马缨花群落。具有较高的杜鹃花物种起源与进化、生态学研究、美学和旅游文化价值。”山上有树龄达余年的杜鹃花古树,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杜鹃王”的称号。这里古杜鹃连片面积约亩,6万余株。一级古树余株,二级古树万余株,三级古树5万余株,摘取了“中国古老马缨花自然群落”的桂冠。唐诗赞曰“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菌子山杜鹃花有露珠杜鹃、迷人杜鹃、紫花杜鹃等20余种,其中马醉木杜鹃为上品,“回看桃李无颜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叠红堆紫,灿若蒸霞,独占魁首,如同西施。还有一片云锦杜鹃,在不同的气温和光照下,能变幻出5至6种不同的颜色,因此又称变色杜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年9月,国民党73师在贵州兴义被解放军打败,敌二团团长赵家乡溃败时,沿路网罗残兵败将多名,盘踞在易守难攻、山高林密的菌子山主峰菌子峰,凭借精良的美式装备和菌子山天险,占山为王,祸害百姓,人称“赵阎王”。“边纵”几次围剿,最终将这帮土匪消灭在菌子山上。英雄的鲜血浸透了这片土地,因而开出了绚丽多姿的杜鹃花。
阅尽沧桑美
“师宗县”由人名“师宗”衍变而来。唐南诏时期,占据匿弄甸(今师宗县城外西华村)部落的“乌蛮”酋长名叫“师宗”,这个部落随之也被称为“师宗部”。这是“师宗”由人名衍变为地名的开始,从此,“师宗”就叫了余年,是个古老的名称。
唐南诏至宋大理初,滇东地区出现了三十七个“乌蛮”部落。《元史》载:“后师宗、弥勒二部侵盛,蒙氏、段氏莫能制。”可见“师宗部”是一个很强大的部落,“师宗”本人也是一位英武的部落首领。大理国兴起后,三十七部去会盟,师宗部邀约小部落拖落部一起去,拖落部不服气,遂爆发了部落战争,在师宗部凌厉的攻势下,拖落部城毁屋摧,只能投降,跟随师宗去会盟。今天,菌子山上还有当年部落战争的遗址。我站在“荒城古墟”遗址上,想象当年“冷兵器”战争的惨烈,唏嘘不止。可又一想,如果没有那场战争,那么部落之间就不会统一,不知还有多少战争要打。所以,战争是一把“双刃剑”,万不得已才能用。
菌子山的饮食继承和保留了古代乌蛮部落的传统,吃法诡异。“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山上生的”均可为菜。朽树桩里的寄生柴虫、腐竹中的竹节虫等,不胜枚举,让人听起来荒唐透顶,看起来目瞪口呆,吃起来回味无穷。
寥廓菌子峰
来到杜鹃仙子与情人幽会的黑松林,几株挺拔的松树耸立在茵茵的草甸上,满眼的北欧风光,我怀疑来到了阿尔卑斯山上的一隅,或者是误入了挪威草甸的一角,让人如此陶醉。在这里捡食几个野核桃后,我向菌子峰而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师宗第一峰,茫茫群山皆扑伏在菌子峰面前。进入世界同类建筑之最的仿真蘑菇群,沿着楼梯盘旋而上,到达蘑菇的伞尖,临风远眺,目及百里,整个景区森林草场相互映衬,乔木灌木错落有致,阔叶林针叶林混交生长,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自幼喜爱丹青的我,目睹此景,深深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调色所折服。
忽然天空中气流激烈扰动起来,原来静止的云变成汹涌的海,酝酿着一场雨。我没带伞,急急往回赶,一路基本上碰不到其他游人,仿佛整个菌子峰只属于我一人,那种清净而神秘的感觉,让我细细地咀嚼,静静地享受,久久地回味,轻轻地呤唱:“春天赏花观云海,夏天避暑采蘑菇,秋天摘果看红叶,冬天踏雪数冰花。”
欢乐千花会
自年以来,菌子山每年都举办千花会。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携手郭峰、凤凰传奇、黄格选、央金兰泽、李俊峰、林家小妹、蝴蝶组合等众明星放歌菌子山,与师宗38万各族人民共同欢度“千花会文化旅游节”,一时间,菌子山春光融融,锣鼓喧天,明星亮喉,万人欢呼!如此盛况,没有人能拒绝它的诱惑。
抓住菌子山日益成名的机遇,今年8月11日,师宗县启动菌子山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日程表,预计12月底可通过审批,完成授牌。如此,师宗县就可以将菌子山与凤凰谷连成一体,形成县内十公里范围内有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独特格局。
获取更多曲靖本地新闻,请下载曲靖日报新闻客户端——掌上曲靖APP。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
现在回复“乐游”有高达元旅游红包优惠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