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古道(Levieantiche)
温承德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现在人人皆知,它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古罗马的恺撒率军队打了胜仗,准备班师回京,手下将领问他应该走哪条路回罗马,他回答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恺撒那种胜利的喜悦、自豪、不可一世的情状溢于言表。不过,这句话也确实反映了古罗马时代的真实情况,这一庞大帝国确实修建了很多高等级的公路,实现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计划。
由于军事、经济和统治的需要,古罗马非常注意建造道路。早在公元前,罗马就开始兴建以罗马为中心的道路网,在几个世纪里共建造了近12万公里的道路,罗马帝国境内的道路达到条,将罗马的各个行省同罗马连接起来。这些道路为罗马帝国的军事征服、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各地之间的交流以及以后的民族大迁徙及基督教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从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十几个世纪里,欧洲几乎没有再兴建新的公路,使用的都是罗马帝国兴建的那些公路。历经一两千年的风雨沧桑,这些公路仍然很好。直至今天许多罗马古道和古罗马的公路桥(85座)仍然在使用,现在在欧洲很多地方还可以见到保存非常完好的罗马古道。古罗马的公路十分讲究,路面比较宽,中间突起,两边较低,便于排水。路基用石块或火山岩混凝土筑成,十分结实。大路修建时逢山开挖,遇水架桥,工程艰巨,耗资巨大。罗马的圆拱建筑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在建筑公路桥时自然使用了这种已经十分成熟的技术,一些古罗马公路建造的这种拱型桥至今仍在使用。
古罗马的第一条大道是阿皮亚大道,于公元前年开工,此后又兴建了9条这样的大道。弗拉米尼亚大道向东北方向通到亚得里亚海滨的里米尼市,然后与东西向的艾米利亚大道相连。卡西亚大道通向中部重要城市锡耶纳。瓦莱里亚大道向东横穿亚平宁半岛。拉丁大道向南通到卡普阿。奥雷利亚诺大道通向西北的重要港口热那亚,一直延伸到今法国内地。萨拉里亚大道到通向亚得里亚海滨,是运送食盐的重要大道(萨拉里亚是“盐”的形容词,所以也可以叫作“盐路”)。像这样的大道还有好几条,都是古罗马时期陆续修建的。其中最典型、保存基本完好的是阿皮亚大道。罗马的主要大道宽4米(有的甚至更宽),并筑有人行道。
阿皮亚古道(ViaAppiaAntica)
阿皮亚古道是执政官克劳迪奥·阿皮奥从公元前年开始兴建的,这是古罗马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的纵横交错的12万多公里道路中的第一条大道,全长约公里,它将罗马同意大利南方连接起来,特别是同卡普阿市连接起来,当时卡普阿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第二大城市。阿皮亚古道后来延伸到贝内文托市,后来又延长到塔兰托市,最后分叉延长到布尔迪西市,这是亚得里亚海上离东方最近的一座港口,船只可由此启航前往希腊、土耳其等地。它的又一条分叉向西南延伸,穿过卡拉布里亚大区,隔海即到西西里岛。因此,这条大道对罗马与南方以及北非、中东地区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古罗马最重要的一条大道,因此有“大道之后”的美称。
阿皮奥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不仅是修建罗马第一条“高速公路”的人,也是修建罗马第一个水道(称为阿皮亚水道)的人。面对罗马人口的不断增加,阿皮奥通过大力修建上下水道,使罗马城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当时的希腊人正在兴建大型神殿,而罗马人却不遗余力地进行市政建设。这就是观念和远见的差异。
这条大道以古城墙的圣塞巴斯蒂亚诺门为起点,出城门即可见到一条大道,路面不是柏油,而是石头路,现在仍可通行汽车,宽度大约有两辆汽车的宽度。路面原来呈弧形,中间高,两侧低,便于排水。由于年代久远,路面有的地方已凹陷,有的地方已露出当年开路时铺的石块,但通行汽车不成问题。靠近城门的这一段大道,已开辟为游览区,禁止汽车通行,人们可步行前往,也可开车沿平行的公路前往,无需购票,完全开放。大道两侧绿树成荫,野草繁茂,一群群的绵羊在草地上低头吃草,一幅悠闲的田园景色,很多画家喜欢到这一带写生,创作了不少风景画。古道美丽的色彩和风光曾深深打动了拜伦,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它的魅力也征服了雷斯皮吉,他的乐曲《罗马的松树》的最后一段就是有感于这里的美丽松树激发灵感而创作的。
在这条大道上每隔一段,路边便有一些古代建筑的废墟,有的如城墙的砖柱,有的像房舍的墙基,有的则像城堡,大大增加了这条大道古色古香的韵味,也是进入永恒之城的标志性建筑。原来,这些古罗马时期的遗留物是当时的贵族坟墓。
古罗马时期的法律规定,罗马市内不许埋葬死者,那些贵族们便选择了通往外地的大道边作为自己的墓地。每条大道一出城门之后两侧几乎都有墓地,越靠近城墙墓地越密,越远则越见稀少。由市内出发沿阿皮亚古道前行不远,远远便可见到古罗马皇帝马森齐奥为他的儿子罗莫洛建的坟墓。他的儿子于公元年夭折,两年后他为儿子建了一座大型坟墓。这座墓由高墙包围,墙外有拱顶门廊。墓旁的马森齐奥竞技场是他的别墅的一部分,竞技场长米,宽米,场地略倾斜,以保证比赛时的距离一样长,同时可保证马车转弯时保持平衡。向前不远便可看到高坡顶上的一座圆锥型建筑,其实它的基座是方形的,基座上的主体部分直径20米,白色大理石砌成,最上边是垛堞,很像一个城堡。
这座建筑是切奇莉娅?梅泰拉的坟墓。切奇莉娅是罗马贵族奎英托?梅泰拉将军的女儿,这位将军被称为“克里特人”,因为他征服了克里特岛。切奇莉娅嫁给克拉苏的儿子。克拉苏是“前三雄”执政者之一。因为这位富翁为恺撒还了债,所以能同恺撒一起成为“前三雄”执政者中的一员。这座建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坟墓是罗马近郊乡间的标志之一。教皇博尼法乔八世在十三世纪将这一坟墓赠送给他的家族,即卡埃塔尼家族。这个家族将它改为一个城堡,使之成为这条路上的必经之地,以此强迫进出罗马的人交纳过路费。这条大道旁的著名坟墓还有希皮奥尼、德鲁索、塞尔维利奥、塞孔迪尼、斯平泰罗等等。再向南便是著名的古罗马的地下坟墓区。在这里,既可欣赏古大道,又可参观地下墓窟,因此,来此游览的人很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