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3.html
回
顾
年10月23日,由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主办的第十一期“广财人·读书事”分享交流会在广州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活动室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邓先珍老师与法学院的孙志伟老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本次活动吧~~
邓老师以他读书的一些趣事开场。邓老师说他在高中时期读黑格尔的《逻辑学》上下册,每天下午都读一个小时,然后晚上给舍友讲一节当催眠曲,讲到舍友全睡着了,最后邓老师自己也睡着了(笑)。
邓老师聊到,高中时期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书有两本,一本是黑格尔的《逻辑学》,上下册合计有六十多万字;还有一本是《古文观止》。邓老师说,《古文观止》让他见识到了文章之美。文以载道,《古文观止》里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好,对他来说读那些文章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陶冶。
因为高中读过好些书,所以眼界比较开阔,这也让邓老师在读大学时与他们班的同学不太一样。邓老师说他在大学时期比较自主,能做自我决定。自我决定是成熟的一种标志,这种自我决定也是理智上的一种自我决定。邓老师说这个思想来源于康德。我们什么时候算成熟?成熟就是我可以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是做决定的时候,我会有一种非常负责任的态度,我对我的命运我要扛起来。
邓老师谈到英语非常重要,英语学好了就相当于打开一扇窗户。因为译作会有一些问题,所以建议大家有能力的话就看英文哲学原著。同时要跟领这个领域最厉害的人,读这个领域最好的书,反反复复地研读。
孙老师则以哲学和法学的不同开场。孙老师谈到,哲学是研究形而上的问题,而法学是研究形而下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哲学要求你去悟道,法学要求你去成器,不同的学科就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气质。
孙老师说小时候家里很穷,不仅物质上穷,而且精神上也穷,没什么书可以读。但非常幸运的是,他爷爷是一个退休的老干部,会订阅《河北日报》、《老人世界》、《河北广播电视报》和《故事会》。孙老师说他以前非常喜欢《河北广播电视报》,因为它会介绍《还珠格格》每一集的主要剧情是什么,那时候就把它当故事来读。他还特别喜欢《故事会》。孙老师说他当时的梦想是长大一定要努力赚钱!赚钱干什么呀?买《故事会》!
在大学期间,孙老师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什么书都看,最后哪类图书放在图书馆哪一层哪一个角落他都很清楚。孙老师谈到在读博期间,因被同学种草而开始读史书。他的博士同学和他说,读史书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广度,一个深度。读史书,最浅层的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比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叫读故事。第二个层次是,你读史你知道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也就是说,在那个历史节点里面,为什么这个人说了这个话,为什么这个人做了这个事。读史的第三个层次是什么?随着你再继续读史,你会发现虽然历史里每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各有各的风格,但在这些历史人物背后,似乎有一个东西在推动着历史缓慢进步。如果你能读到这个层面,那证明你更深了一层。
工作之后,孙老师说他的读书习惯与读博时期一样。一方面,有些书是他必须读的。他要给学生上课,他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种书是他必须读的,这是必修课。但是,还有一些书是他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书,因为喜欢,所以读。
在交流互动的环节,现场的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困惑,两位嘉宾结合自身经历,耐心、睿智地对同学们的困惑做出解答和给出建议。
互动环节
同学1提问:读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只读书不思考,读完之后很快忘记?
“如果是说忘记,这个是正常的。我们认为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载体。载体的意思是说它负责通过读书这个姿势把背后的那个力量变成你身体里的一种自立性。所以你说会忘记,这还是处于一个很低的读书层次。如果说你读一本书,读过十遍八遍之后,你觉得每一次看都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进入一个与作者对话的层次。这是不一样的。忘记了就重新再来,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经常跟我们同学说,你要看书的话,你就往死里整,你整到一定的程度,它就变成你的东西了。
——邓老师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有时候你会特别追求读书的数量,希望快点把它消化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你读的书一边读一边忘,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书有问题,另一方面是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你读书,你不是希望把它内化成你的东西,你只是想把眼睛扫到这些字就叫读了。这是态度不端正导致的。第二个,书的问题是什么呢?有一些书不是好书,是注定被遗忘的。读完之后,你发现什么都没有记住,那这可能不是一本好书,这是书的问题。如果书里的一句话能让你豁然开朗的,这就是一本好书,就值得你去读。还有一个可能性,是有些书注定了要等到你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之后才能读懂,尤其是一些经典。
——孙老师
”同学2提问:现在有很多书可以读,那应该是以专业书为主,还是以喜欢读的书为主?
“在本科阶段,如果你有精力的话,你可以去读一些你感兴趣的书。如果你觉得你的精力不足,或我忙着谈恋爱呢,这个时候你先把你本专业的书夯扎实了,先让自己成器。以后到社会成为一个螺丝钉,能够养家糊口了,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悟道,去追寻自己感兴趣的精神世界。
——孙老师
”同学3提问:读哲学的作用是什么?
“读哲学会让人内心强大,处惊不变,哪怕今天的社会再糟糕一点,我都不会有太大的心情上的起伏,不会有焦虑,在这个时候会有一种气定神闲的状态。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慢慢积累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读书不是读知识,读书是把你的阅历变成一种立体的、可触摸的、用灵魂去触摸的一个东西。知识是一个外在于你的东西,但智慧是内在于你的,所以要穿越知识这个荒原,抵达智慧。
——邓老师
”同学4提问:请问两位老师是如何看待,在主流价值观引导舆论的语境下,年轻一代的佛系生活观念?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概括,出自那里我已经记不清了,就是年轻的时候是儒家情怀,遇到打击的时候是道家情怀。佛系就是遭遇到了现世的不满,同时又无能为力,与其那样不如索性这样的一种状态。希腊时期有一个人问哲学家说,“你觉得人的幸福应该是什么样子?”哲学家指着躺在甲板上晒太阳的猪,“那就是我需要的。”大概这就相当于是一个佛系的态度,就是我们不动心。
——邓老师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说你非常厉害,你已经练成王者段位,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兼济天下,你就是一个儒家。但是,不管你怎么打怪升级,你始终是一个青铜,那你就只能够独善其身,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说穷则独善其身,那么我们现在好多青年搞佛系,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个字——穷。我告诉大家,不仅中国大陆的青年是这样,台湾地区的青年也是这样。台湾地区的青年追求什么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小确幸,小小的确定的幸福。这就是一种佛系心态,大的我追求不了,我就追求一个小确幸。佛系就是追求小确幸的一种人生。
——孙老师
”两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交流中得到一些启发,朝着自己的目标更好地奋进。最后,奉上我们的大合照~~
推荐书目
孙
老
师
1、《论语》
索书号:B.12/5
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讲述了孔子与世界和其他人接触的经验。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直到现在对我们如何与人打交道都极具启发意义。
2、《西方哲学史》
作者:罗素
索书号:B5/94-2
简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清晰、幽默的语言,历时性地勾勒出几千年来西方最优秀的大脑对于宇宙的认识,笔触细腻,百读不厌。
3、《中国哲学史》
作者:冯友兰
索书号:B2/60-2
简介:冯友兰的《西方哲学史》,将中国古人的智慧进行了全景式呈现。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对比阅读,可以有效发现中西方思维的不同。
4、《社会心理学》
作者:戴维·迈尔斯
索书号:C.6/(11D)
简介:本书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5、《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等
索书号:K.3/33
简介:《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传统史学双峰。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生动地刻画了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邓
老
师
1、《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
作者:小西奥多.希克,刘易斯.沃恩,
简介:本书通过带领读者探讨和辩驳88个哲学*有生命力的思想实验,追溯了人类对哲学中的六个核心问题——心-身问题、自由意志与决定论、身份同一性、相对主义问题遇到的、恶的问题与上帝的存在、怀疑论与知识的限度——的探索历程,展示出了哲学学科在批判和反思中不断前进的生命力。
2、《哲学的邀请》,
作者:萨瓦特尔
索书号:B-49/42
简介:一本经典的哲学入门书,探讨了哲学中一系列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如自由选择与人类天性、表象与现实、自然与人类世界的关系等。
3、《伦理学的邀请》,
作者:萨瓦特尔
索书号:B82-49/18
简介:被译成30种语言,被西方媒体评为“20世纪20本*有影响的哲学著作”之一。本书笔调轻松、内容生动有趣,配有名家哲理箴言,鼓励年轻人和谐融入社会,努力“做一个好人”。
4、《政治学的邀请》
作者:萨瓦特尔
索书号:D0/
简介:
5、《西方哲学史》
作者:希尔贝克
索书号:B5/73-2
简介: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窗同的比较来显现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展开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结合人类的现代处境来讨论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全书内容覆盖像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这样的当代大师的哲学讨论,其风格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学术性。
6、《想彻底——当代哲学导论》
作者:阿皮亚
索书号:B/4
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生动的当代哲学导论著作,介绍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关键的那些问题,包括心灵与知识的本质、道德论断的状况、上帝的存在、科学的作用,以及语言的法则。
7、《伦理学导论》,
作者:帕尔玛
索书号:B82/
简介:包括:道德哲学及其缺陷、利己主义与享乐主义、康德伦理学等内容。《伦理学导论》对古希腊时期至当今西方世界的主要道德理论逐一进行介绍,旨在使希望掌握伦理学推论方法的人获得更多裨益。
8、《西方哲学导论》
作者:帕尔玛
索书号:B5/(3D)-2
简介:是一本有趣的按主题编排的哲学入门读物。作者唐纳德?帕尔玛是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及教材编纂者,他以清晰风趣的文风及五百多幅原创插图,致力带领读者通观入门哲学问题。
9、《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作者:刘小枫选编;李世祥等译
索书号:G/54
简介:收入了从荷马(约公元前8世纪至7世纪)到但丁(公元-年)约两千年间二十余位大学问家的经典作品导读。每篇导读从作品的某个局部入手,进入作品内层以点带面地解析文本,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典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原典。
10、《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现代编)》(上下),作者:刘小枫选编;李小均,赵蓉等译,
简介:打破现代化的学科分割,以可读性强的原典绎读开学养正,不仅为人文科学的本科生也为社会科学各专业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基础读本,亦可供理工农医科学生休闲。
11、《你就要很独特》
作者:西蒙·布莱克本
索书号:B.6/
简介:本书是对自我内在成长的一次清晰的心理探索,涉及对诸如自豪、自尊、虚荣、自大、羞耻、自谦、尴尬、怨恨等情绪和情感的透析,充满了谨慎分析和敏锐的洞察力,内容流畅,结论精准可靠。
12、《思想:哲学基础导论》
作者:西蒙·布莱克本
索书号:B0/
简介:为想要思考这些大问题的人而撰写,但不同于一般的哲学导论。它不仅向我们介绍了自哲学诞生以来困扰许多思想家的哲学问题,揭示了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历程,而且给出了作者自己的思考以及开放的结论。它既向我们展示了哲学思考和哲学方法,也向我们描绘了哲学的本质和魅力。
13、《实用人类学》,
作者:康德著,邓晓芒译
索书号:Q98/5
简介:从纵深方面解析人的各种不同的心理结构,并从横的方面说明不同个性、气质的的人以及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之间的关系、论欲望能力、人类学的特性等。
14、《尼各马可伦理学》
作者: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
索书号:B82/JC5
简介:作者主要区分了伦理道德和理智德性的不同及其关系,认为理智德性主要来自教导,需要时间和经验;而伦理德性则产生于习惯。作者从幸福的本质与外在善的关系以及幸福与娱乐、思辩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活动,虽然作者也承认适度的财富合娱乐都是幸福所必需的,但他认为只有合乎德性的理智思辩活动是最高的幸福。
15、《理想国》
作者:柏拉图
索书号:B./58
简介:是柏拉图的一部重要对话录、一部典型的大综合的著作,涉及到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而且语言颇富文学色彩,充满了思辨哲理,细细品味,余香四溢。
16、《人性论》(上下)
作者:休谟著,关文运译
索书号:B.2/1/1
简介: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休谟的重要哲学著作。他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17、《第一哲学沉思集》
作者:笛卡尔著,庞景仁译,
索书号:B.21/5
简介:本书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一部重要著作。前边六篇沉思,解放前有关其侗译本,现由庞景仁连同后边大部分论文从法文原本译出。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上帝存在与否,感官是否可靠,怎样寻求真理避免错误等问题。本书前边的沉思文字严谨精练,后边的讨论文字生动有趣。全书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富有启发意义。
15、《近思录》
作者:(宋)朱熹,(宋)吕祖谦编(宋)叶采集解
索书号:B/4-3
简介:《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吕祖谦二人精选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语录而成的一部理学入门书,又是学习《四书》的阶梯。在儒学思想传播和宋明理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经典地位。
16、《传习录》
作者:(明)王阳明撰于自力,孔薇,杨骅骁注译
索书号:B.22/2-2(2D)
简介: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热门推荐:
培训丨信息素养赛前培训返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夜读广财丨那些让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故事……
广州校区图书馆
文字:刘文秋、魏广华
编辑:官凤婷
责任编辑:官凤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