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zjdy
导语:上期介绍了中国的沉船,这一期小帆带大家了解几艘国外的沉船和潜艇吧~~
泰坦尼克号
?
泰坦尼克号出航时的照片
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运营的一艘巨型邮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号称“永不沉没”和“梦幻之船”。
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起航前往纽约,开始了这艘传奇巨轮的处女航。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4月15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米处。名船员及乘客中,人丧生,其中仅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至年才被再度发现,目前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的保护。
“阿波丸”号
?
“阿波丸”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远洋油轮。它于年行至中国福建省平潭牛山岛以东海域时,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艇“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船上人葬身大海。与“阿波丸”一起沉入海底的据说还有40吨黄金、12吨白金以及大批工业钻石,其中可能还有无价之宝北京人头盖骨。
上个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漫长的打捞,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限制,打捞工作成效有限。时至今日,沉入海底的“阿波丸”谜团依旧……
NEXT
除了上面的两艘沉船,
还有一艘“沉船”颇具神秘色彩,
至今仍是一桩悬案。
"乔伊塔"号
?
“乔伊塔”的故事是一个海上的悬案。因为其设计时具有较大的储备浮力,“乔伊塔”号被船员称为“永不沉没”之船,但是她却对未知的危险无能为力。
她原定在年的10月1日从萨摩亚启航,但是由于增加货物而推迟至10月3日。在她离开后的不久,她就带着船上的25名乘客和船员一起消失在南太平洋中。
失踪了5周之后,她终于被人发现,距离原定航线将近km。船体就像我们在图中看到的那样倾斜着,半截浸泡在海水中。船上包括药品补给、木材、食物等在内的4吨货物也不见了踪影,救生艇也不见了。然而,人们在船上发现了带有血污的绷带,人们猜想船长也许负伤或者死了,船员和乘客们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好弃船离开。但是,这却无法解释为何船上的货物也一起消失了。
?
红线为原定航线,紫圈则是“乔伊塔”被发现的地点,偏离了英里(近千米)
随后的海事调查中,又有各种假说被提出,“海盗袭击”、“日军残兵”、“船员暴动”甚至“骗保”,但始终没有一个说法让所有人信服。60余年过去,真相也许已彻底无法追溯,只有萨摩亚岛上的“乔伊塔纪念碑”,追悼着无辜消失的生命……
?
乔伊塔纪念碑,萨摩亚岛
那么除了沉船,
水下还有其他“活着的”船只吗?
下面就来看看有关潜艇的内容吧!
长期以来,海战一直在水面舰船间进行。但是,在辽阔的大海上,水上作战很难做到隐蔽自身,突然袭击。军事家们早就希望能有一种像鱼一样潜入水中、从水下突然向敌人发起攻击的舰船。于是,潜艇应运而生。
潜艇的发展
潜艇最早可追溯到15至16世纪的列昂纳多?达?芬奇。据说他曾构思“可以水下航行的船”但没有画出设计图。
非军事用途的潜艇在16世纪末的欧洲已经出现,主要用于开采资源。军事意义上的潜艇首先出现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采用脚踩的方式往下压舱内注水,控制潜艇的浮沉,最长可在水下半小时,以年美国的“海龟号”潜艇(下图)为典型代表,曾尝试偷袭英国军舰“老鹰号”但未成功。
?
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军制造了一艘名叫汉利号(Hunley)的潜艇。汉利号原本是打算以英尺长的绳索将能漂浮在水面、设有引信装置的爆炸物系在艇尾,朝向目标接近后开始潜水,自水下穿过敌舰底部,然后再上浮远离目标,直到后面系着的炸弹撞上目标物并且爆炸。
但是,这计划很快就被证实不可行,因为后方的绳索极有可能与汉利号艇尾的螺旋桨缠在一起,或因为汉利号船速减慢反而发生炸弹漂近撞上自舰的情况。
因此实际上取代了“拖式鱼雷”的是一种称为“竿式鱼雷(spartorpedo)”的设计,是一个连接在22英尺(约6.7米)长木杆上、内装有90磅(41公斤)火药的桶子,固定在汉利号的船首。鱼雷的前端设计有一个尖刺,只靠冲撞的方式就能轻易地刺入固定在目标船只的侧壁上。原始设计的竿式鱼雷使用机械扳机,以一根绳索连在攻击方的舰身,当它完成攻击自目标旁倒退远离时,绳索牵动扳机,引爆火药。
(下图是水上快艇使用竿式鱼雷攻击的绘画,此种武器过于危险,很快就被真正的自航式鱼雷取代)
?
汉利号用“竿雷”成功击沉了一艘北军巡航舰,但自身也在爆炸中受到波及,不久后沉没,全船无人生还。
随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发展,现代潜艇正式登上舞台。年爱尔兰科学家约翰·霍兰,研制出在水面采用汽油驱动,水下电力驱动的第一艘“现代”潜艇。正是因为他奠定了水上采用燃油,水下电力的现代常规潜艇动力布局,霍兰被公认为“现代潜艇之父”。
随着潜艇的发展,用于勘测等非军事用途的潜水器下潜深度也突飞猛进,到年,美国“的里雅斯特”号潜水器最深已经能下潜到米的深度。
?
现代潜艇之父约翰霍兰和他的潜艇,水上汽油水下电力驱动
潜艇里的生活
潜艇艇员在水下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因此要成为潜水艇上的艇员,申请者要通过一系列残酷的测试、心理评价和高强度的训练,但这都比不上登艇之后生活。
艇里每一立方空间都是精打细算利用的,睡觉要用可拆卸式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通行或操作。在全封闭的潜艇中无法区分昼夜,潜艇一旦入水后,海员的生活就开始以18个小时为周期,这18个小时被切割成三个6小时,分别用来睡觉、值班和休闲。
即使新一代潜艇已经大有进步,潜艇兵的生活仍难与舒适挂钩。平时潜艇兵在艇上洗澡,使用的是艇上淡化的海水。而说到喝的水,淡化海水还无法满足需求。淡化水喝起来比较涩,非常难喝,潜艇官兵喝的淡水是从岸上带来的。但由于要控制潜艇的重量,官兵们带到艇上的淡水不会多……
有名的潜艇
?
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
该型号潜艇可携带二十多枚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则能携带12颗核弹头,打击误差不到一百米,可以同时对敌方至座中大型城市成毁灭性打击。
?
“哥伦比亚”级核潜艇
据公开资料显示,“哥伦比亚”级核潜艇是美国目前建造的最大核潜艇,虽然相比“俄亥俄”级的导弹发射筒数量有所减少,但它的总打击当量比“俄亥俄”级要高50%。如果真火力全开的话,全面摧毁一个中等国家不在话下。
?
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
“北风之神”是俄罗斯目前最具威慑力的核潜艇。首艘A型“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弗拉基米尔大公”号潜艇可搭载20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布拉瓦”导弹可携带6到10枚分导式核弹头,被美国军事专家称为“末日机器”。
?
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
如前文所述,随着潜艇的发展,用于勘测、科考等非军事用途的潜水器下潜深度也突飞猛进,而中国在此方面称得上是国际一流。
“奋斗者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于年立项,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
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于28日胜利返航。
下期内容:让我们从海底向上,去了解海洋中更多与人类航海相关的事物吧。
期待您的分享点赞在看
文字来源:程嘉航
刘新琪
图片来源:网络
排版:关鑫
谭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