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立陶宛与中国之间的外交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立陶宛借口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允许台当局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明眼人都知道,啥“价值观”,说白了就是在听美国命令行事。不过最近,立陶宛政府在汇出一笔巨款后,却要出售美国在该国的一处据点,这是要和美国割席吗?
立陶宛打算出售的房产,从明面上看是一所马术学校,但在高档场所的掩护下,实则是美国CIA设立的“黑监狱”。这所“黑狱”位于首都维尔纽斯,代号“紫罗兰”。当年CIA通过了一家叫做“精英”的壳子公司购得了地皮,据说,建筑所用的大量材料都是从境外运过来了。可见,这处“黑狱”从建造开始就藏了不少秘密。
这座建筑总共有10个房间,年至年期间,CIA将其作为收押来自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伊斯兰武装嫌疑分子。谍战片里常出现的的秘密拘押、刑讯逼供手段都在这里真实发生过,调查该黑监狱的立陶宛议会人员表示,房间不存在窗户且隔音,囚犯会在房间里遭受强光和持续的高强度噪声刺激,更多的内幕,他们也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CIA在这里为所欲为。
这所监狱关押过的最著名的犯人,正是被美国非正式地称为“永久囚徒”的祖拜达。“9-11”事件后6个月,美国以他疑似与“基地组织”有关系为由,在巴基斯坦将其抓捕。但美国政府至今未能提出任何实质证据,证明他与“9-11”或“基地组织”有关。在未经任何法律程序的情况下,祖拜达一直被单独关押。多年来,他辗转于CIA的“海外监狱网络”。年,他最终被转运至关塔那摩,并被单独关押至今。
祖拜达于年2月至年3月期间,被关押在“紫罗兰黑狱”中。三年前,欧洲人权法院判定立陶宛政府违反了禁止使用酷刑的欧洲法律,要求其对祖拜达支付这笔10万欧元(约合11.35万美元)的赔偿金。
前段时间,立陶宛政府汇出的神秘巨款,正是支付祖拜达的赔偿金。立陶宛方面声称,10万欧元是为了弥补祖拜达在这所监狱遭受的酷刑,这些酷刑包括感官和睡眠剥夺、单独监禁、噪音环境和强光刺激等等。不过讽刺的是,由于祖拜达仍被关在关塔那摩监狱里,他的资产已被美国财政部冻结,他本人根本收不到这笔钱。
尽管这座现在已经成为堆放钢材的仓库,但管理该监狱的政府房地产基金员工表示,他们从来都不会乱碰建筑里的按钮,以免不小心打开了什么东西。美国参议员在年的一份调查摘要里称,监狱里负责虐囚的中情局特工也因为不断参与酷刑而产生了创伤。被运往“紫罗兰”的囚徒,实际已经在CIA的其他黑狱里遭受过“强化审讯”(即酷刑),根本已不可能从他们口中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年到年期间,立陶宛情报机构接管了这座建筑,依旧用于关押囚犯。欧洲人权法庭的文件显示,立陶宛学CIA学得有模有样,到这里的囚犯都要被剃须、蒙眼或戴上兜帽,脚上也要套上脚镣。只是不知道,立陶宛政府是否会对每个曾经关押在这里的囚徒进行赔偿。
去年祖拜达事件被英媒曝出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明确指出,臭名昭著的关塔那摩监狱,就是这些“黑监狱”的典型代表,这已经成为美国任意拘押等人权劣迹的代名词。立陶宛是这张美国海外黑监狱网的一环。立陶宛甘作棋子,为虎作伥却不敢承认,更从未道歉,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所为。
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实质上拆穿了立陶宛政府的双标虚伪作派。立政府急着卖掉CIA的“黑狱”,不过是为了早日撇清与美军虐囚丑闻的干系。
非常有意思的是,立陶宛曾经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在该国的一处监狱改造成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若立陶宛真心改过,那就别急着卖,直接将CIA的“紫罗兰”也改造成一处旅游景点,这才是正视历史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