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为了西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汉尼拔最好的弟子,同时也是最大的敌人西庇阿,拒绝葬在阿皮亚大道沿线的西庇阿祖祖辈辈的墓地里,原因是墓地在罗马境内。西庇阿留下遗言,直译过来是这样的:“不知感恩的祖国,你们有何资格拥有我的遗骨。”——摘自《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晚上好呀~让我们把目光放到古罗马,那个新兴的城市,不断强大不断成长的城市。今天要讲的书,是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中的第二本——《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

作者介绍

盐野七生,日本女作家,年出生于日本,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深感日本是个没有英雄的国度,回日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定居罗马,一住至今,终生研究罗马史。盐野七生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英雄梦,而唯有昔日罗马能让人一圆夙梦。

在开始讲这本书的时候,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就是第一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战记——也是本书的重点,之后就是在布匿战争后,罗马处理其他国家的一些事情…….比如教训一下想挑起战乱的国家之类的,在这里我们就一笔带过了。战争一向是残酷的,在过去亦是如此,甚至更加残酷。鉴于自己对罗马史的知识欠缺,而且对地名人名的迷糊,所以本书就不按部就班的讲。想看具体时间的,可以直接翻到文章底部。我们讲的重点,就放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同时也会讲一些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初涉海战的罗马人。是不是看到这么多战役挺头大的不着急,让我们慢慢来,其实每次战争都有其出其不意和精彩的地方,面面俱到是不可能了,我会拣选一些比较有趣的地方。如果想了解的更详细,可以买书或者找电子资源

第一次布匿战争

说实话,这个布匿战争啊,并不是罗马自己想打的,是因为收到其他国家的求助。求助的国家并不是罗马的同盟国,罗马没有义务出兵保护。打还是不大打,这是个问题…..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罗马人决定出兵应战。当时的罗马,还没有海战的经验,更别说豪华战船一类的产物。但是罗马的同盟国多啊,总有一些好朋友是临海的,总会有造船的技术。于是很聪明的罗马人,发明了一个叫做乌鸦吊桥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在船上绑一个大木板,顶头栓一个钩子。作战的时候靠近敌船,把钩子一放,海战就变成陆地战,这可是罗马人的强项啊。对于原本就是海上民族的迦太基人,战船的美观必不可少。然而对初闯海洋的罗马人,战船的实用性远远大于它的美观效果。丑就丑吧,反正能打赢原文中对乌鸦吊桥是这样描述的:所谓“乌鸦吊桥”,是用绳索固定在离船头最近一个帆杆上的一种接舷吊桥。待船头靠近敌船时,解开绳索,“乌鸦吊桥”会直接落在敌船的甲板上。吊桥的前端是锋利的铁钉,因下落的惯力,扎进敌船的甲板,从而得以固定。随后,罗马士兵顺着“乌鸦吊桥”,蜂拥进入敌人的舰船。对操纵船只没有信心的罗马人,利用“乌鸦吊桥”,把自己不擅长的海战变成了自己最擅长的陆战。这种“乌鸦吊桥”还可以移动,最大可以转动度。无论敌船在左侧,还是右侧,只要能成功接近敌船,就可以发挥出它的威力。罗马也是很厉害的,在一直打一直赢的过程中,渐渐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一片海域。当然,罗马人的赢并不是那么容易,是以性命为代价的赢。而且罗马的战船还遇见过两次海上风暴,直接损失惨重。然而罗马毕竟是罗马,他们一点点与作战时遇见的城市签约,使之成为自己的同盟国。偷偷的扩大自己的领土面积,不得不说罗马人还是精于“算计”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失败告终,罗马慢慢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海。之后,面对增加的国土面积,人口增加,于是罗马重新进行制度改革。改革前改革后对这次改革,此书给予极大的肯定:对上述两种制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最大的改变是罗马社会的中产阶级化。在王政时代,第一阶级拥有的票数足以超过市民大会上的一半选票。但是,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后,如果没有第二、第三阶级的支持,仅靠第一阶级的选票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半数。这也表明,国家的意志体现为更加广泛的市民意志。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大,标志着这年间,罗马人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了。迦太基方面做了哪些事呢?迦太基内部出现了矛盾,原因是农业派与对外贸易派的争斗持续,并且呈现白炽化。先来普及一下迦太基民族,特别有钱,作战都是用雇佣兵。另外君主制,对于战败的人,有很严重的惩罚——也就是砍头。国内有两个派别,农业派与对外贸易派,两个派别积怨已久,第一次布匿战争直接加剧两个派别的争斗。首先呢,迦太基不想把佣金交给雇佣兵,因为他们战败了,觉得不能给……于是引起了国内的战争。其次呢,哈米尔卡(汉尼拔的父亲)带人到西班牙进行根据地的建设,因为他厌倦了国家内部的争斗。不得承认,哈米尔卡是一个善于战争的人,他的儿子——汉尼拔,比他更优秀!!!大家多少都是知道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拿破仑的吧,在历史上,汉尼拔与他们并列。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汉尼拔有多么优秀。

第二次布匿战争

在讲第二次布匿战争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汉尼拔与西庇阿。或者可以这样说,汉尼拔是西庇阿的师傅。不过最后师傅教会了徒弟,然后饿死了自己。汉尼拔西庇阿(是不是还有点帅?)汉尼拔很重视情报的搜集,几乎在每次作战前,汉尼拔就已经把对方摸个底儿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不是后来遇见了同样重视情报收集的西庇阿,或许当年的罗马就已经湮灭在历史中,消失在这次战争中。好啦,不再感慨啦,让我们开始讲一讲这些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战役!!第一次战役:提契诺战役汉尼拔之所以热衷于攻占罗马,其实也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他的父亲算是输给了罗马,于是汉尼拔决定继承父亲的愿望——战胜罗马!成年后的汉尼拔,带着九万士兵从西班牙出发,翻过阿尔卑斯山后,仅剩2.6万人。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知道他是怎么翻过来的。出其不意的战术,从罗马人不会想到的地方攻入罗马,这也是汉尼拔的战术之一!尽管已经过去了年的岁月,尽管有为数众多的学者在努力探索,但是,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究竟在哪个地点翻越阿尔卑斯山,至今尚未弄清。各派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有六种说法。在古代,也有两种说法。(摘抄)翻山过河后,仅剩的人更少,于是汉尼拔决定招兵买马,雇佣高卢人作为自己的力量。一开始也是困难重重,不过通过怀柔政策,汉尼拔做成了他想做的事。其实第一次战役挺狗血,是在两个军队的偶遇中忽然打了起来。双方将领就是想简单的带着士兵探查下地形,相遇后一言不合,开始激战。这次战役中,西庇阿也参与了,不过他只是一个小兵,但是在这次战役中,他开始认识了汉尼拔,也领教了汉尼拔的战术。西庇阿真正开始指挥战争的时候,是在后面几次的战役,一开始他均作为一名小兵,亲身体验者汉尼拔为罗马设下的战术和阴谋!不过这个时候汉尼拔已经注意到西庇阿了,因为西庇阿不仅从两军对战中成功逃脱,而且还把自己的父亲——当时罗马方面的指挥官——拯救出来。不得不承认,汉尼拔眼光不错!!第一次战役很快结束,自然是汉尼拔获胜。汉尼拔通过大量的俘虏,对罗马更加了解,也获取了更多的情报。第二次战役:特雷比亚战役第二次战役算是汉尼拔用阴谋取胜,因为罗马人信奉各种神明,他们会光明正大的战斗,不屑于用诡计。然而汉尼拔只在乎结果,这次的诡计,让汉尼拔再次胜利!好的结果自然带来更多的好处,之前采取观望态度的高卢人,纷纷加入汉尼拔阵营。同时,汉尼拔优待属于罗马同盟国的俘虏,甚至把他们无条件放回去。但是对于罗马士兵,则经历了人间炼狱。第三次战役:特拉西梅诺战役汉尼拔依旧使用诡计,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趁着晨雾遮挡实现的时候袭击罗马,再次大胜!汉尼拔的目标从来从来就很明确,那就是离间罗马和其同盟国之间的关系。从第一次战役时开始,他就一直在这样做。失去同盟国支持的罗马,犹如老虎失去利爪,尽管还有牙齿,但还是失去了可以依靠的东西。幸好同盟国们对罗马的支持与忠诚,汉尼拔的离间计虽然奏效一些,但是大部分的同盟国依旧义无反顾的支持着罗马!第四次战役:坎尼会战据说,这是一次很有名的地面战。如果对战争史很喜欢的话,建议可以多了解一下这个战役。这次战役,罗马特意征调更多的士兵,总人数大约是汉尼拔阵营人数的两倍。而一直使用离间计但是迟迟未奏效的汉尼拔,也希望通过一次战役震慑到罗马的同盟国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强大。战争结束,依旧是汉尼拔胜利。但是他并没有急于攻打罗马的都城,依然开展着离间计划。这个时候,上天也开始眷顾汉尼拔,离间计奏效,有一些城市开始秘密联系汉尼拔。其实这段期间发生很多事,面对越来越多的同盟国的背叛,罗马开始四面受敌。投靠汉尼拔的城市越来越多,因此汉尼拔需要分兵驻守投靠他的城市。好多事......大家都知道那个可以翘起地球的男人么?没错,他就是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在罗马夺回同盟国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阻挠作用。他发明的新式武器,成功阻止了罗马人的进攻。尽管最终城市还是被罗马侵占,但不可否认阿基米德的卓越贡献。这种情况下,西庇阿登场!西庇阿被派往西班牙,处理西班牙战场的情况。在西庇阿正式获得战争指挥权后,罗马节节败退的现象开始扭转。当然,这份功绩不能完全归于西庇阿一人,因为同时代的其他人,对战争也有着自己的贡献。只不过西庇阿的出现,加快了胜利齿轮的速度!第五次战役:维克拉战役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西庇阿算是汉尼拔的徒弟。刚刚到达西班牙的西庇阿,十分重视情报的收集。经过各种研究分析考察,决定直接攻打西班牙的中心城市,也就是汉尼拔成长的地方。我们俗称“老巢”。这次战役西庇阿胜利,着实给汉尼拔一个很大的打击。后来西庇阿趁势追击,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又袭击了西班牙的另一路军队,并且大获全胜,这就是维克拉战役。依旧在意大利的汉尼拔,被罗马的“牛皮糖”战术困扰。当他援助投靠他的城市——塔兰托——的时候,塔兰托已经沦陷。无疑,这是对汉尼拔的第二次打击。让我们把目光放在西班牙的战场,在西班牙受到西庇阿重重打击的迦太基人,决定把三路军队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援助远在意大利的汉尼拔,剩下的两支队伍合二为一,共同对付西庇阿。然而也是因为这次战役,让西庇阿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原因如下

西庇阿的父亲、叔叔均牺牲在西班牙战场,他们的使命就是阻止汉尼拔的援兵,而西庇阿让援兵突破防线,甚至抵达意大利境内。然而,让我们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一下,如果西庇阿不顾一切的追击援兵,那在西班牙领土上的另外一路队伍,会不会也追袭西庇阿?到时候西庇阿就成为“鱼肉”,只能任人宰割!历史的功过,有谁能评定?每种说法都有他的道理,但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我们也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罢了!第六次战役:梅陶罗战役当汉尼拔的二弟带着增援部队从西班牙出发的时候,汉尼拔也在准备迎接增援部队。不过他低估了增援部队的行进速度。后来罗马的某个将领得到汉尼拔援兵即将抵达的时间和地点,决定提前伏击。汉尼拔确实是因为没有想到援兵会来的这样快,当他知道的时候,他的二弟——支援部队的领头人——的头颅,已经被扔在汉尼拔阵营里。这次伏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维克拉战役,这次战役以罗马人的胜利而告终。第七次战役:伊利帕战役这次的战场在西班牙。迦太基方决定来个总反击,这个时候的西庇阿,已然受到西班牙原住民的支持,故而西庇阿方面的兵力大幅增加。对战双方很有趣,每天摆摆队形,然后晚上收兵。不起冲突不动手,迦太基人觉得着实没劲,也就逐渐放松了。西庇阿此时整顿队伍,换了一个新队形,攻打迦太基人,最后自然是西庇阿获胜。这次战役带给我们的道理……你品,你细品!!!第八次战役:扎马战役——终章!!这次战役,是汉尼拔和西庇阿之间的战斗,也是师傅与弟子之间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之前,罗马发生了一些事情,当然,这些事情与西庇阿有关。第一、西庇阿破格成为元老院的一员,并且被选为执政官第二、西庇阿向元老院要求自己需要攻打北非,但是被反对。因为元老院认为,他们的根本目的是把汉尼拔赶出意大利。最后双方妥协,西庇阿需要放弃两个团的指挥权(这是执政官的权利),但是可以在西西里招募志愿兵。元老院表示,将来西庇阿征战北非,若是失败,责任全在西庇阿。西庇阿在西西里得到了帮助(或者说,西庇阿把西西里作为自己的补给基地)。第三、西庇阿假装与非洲的迦太基人和谈,实际上是摸清敌人内部的情况,然后开始袭击。最后双方和谈,汉尼拔收到了回国的命令。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扎马战役一触即发。膨胀的迦太基人,认为汉尼拔回国,他们也就拥有了与罗马一战的资本,或许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后世的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年前的人所未知的事情。然而当时的他们,只能凭借各种假设,去推动历史的发展!扎马战役第二阶段队形扎马战役最终阶段队形这场战役汉尼拔败了,或者说是败在自己的阵型之下。因为西庇阿用来对付汉尼拔的队形,就是汉尼拔当年对付罗马人的队形。历史真的是一个圆,知道了开始,但是永远不知道这个圆有多大,更遑论它的终点。至此,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终章西庇阿获得了多数罗马市民的支持,却因此招来元老院其他人的嫉妒。按照规定,当罗马再次遇见战乱的时候,任命西庇阿的哥哥作为执政官,实际上就是让西庇阿领兵战斗。好像他们不允许连任之类的……因为哥哥的任命,有人向元老院弹劾哥哥任职期间贪污钱财,因为有一部分钱的去向不明。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场针对西庇阿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对于检举者来说,他们并不在乎塔兰特的用途如何,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把西庇阿赶下台。以公款用途不明作为检举理由,一方面可以让元老院内的西庇阿派不得不沉默,同时,也最容易引起大众的关心。作为赶走政敌的策略,这确实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战术。(摘录)西庇阿自然心知肚明,他走进元老院,宣布卸下一切职务,从此离开罗马城市,再不踏入一步。甚至在法院对他进行审判的时候,西庇阿也只是在罗马城外的住所。汉尼拔最好的弟子,同时也是最大的敌人西庇阿,拒绝葬在阿皮亚大道沿线的西庇阿祖祖辈辈的墓地里,原因是墓地在罗马境内。西庇阿留下遗言,直译过来是这样的:“不知感恩的祖国,你们有何资格拥有我的遗骨。”(摘录)甚至死后,西庇阿也没有将遗骨放在罗马。西庇阿死去的同一年,汉尼拔因为受到背叛,也服毒自尽!历史自有后人评定。因为这本书,我知道了西庇阿,并且为他折服。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狡兔死,走狗烹”的现象一直存在。只不过在中国古代是封建皇帝和几个奸佞臣子,在古代罗马则是一群所谓的德高望重的元老院成员!好啦,最后放一下当时的时间表~历史已经是历史,今天也会成为历史!

最后的摘录

有人习惯站在后世的角度去看世界。这样的人常犯的错误是他们认为每个历史现象自始至终都是按部就班向前发展的,也就是必然的趋势。

但是,真正的历史现象不是按部就班向前发展的,它是在不断重复错误、因彷徨而停滞,或者是因偶然而改变方向的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在后世看来,好像是必然。

END

恣意读读

新浪微博:

穆暮木年

长按左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jtqk/229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