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以后花再多钱也看不到这种大片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8.8九寨沟地震过去还不久。

以前我们都知道,地震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这一次,我们更看到了山河破碎。

因为九寨沟一直是旅游胜地,是“童话王国”。

震后的景象,令人不敢相认。

曾经的火花海澄澈透明,湖底能看到斑斓的色彩,如今湖水流失殆尽,剩下一片泥泞。

曾经雄伟壮观的诺日朗瀑布,遭遇塌方,风光不再。

美,太容易受伤了。

Sir相信,九寨沟终有一天,能重现昔日的风采。

然而,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是所有的美丽,都会如此幸运。

今天Sir要说的东西,美不胜收,而它正在以我们看不见的速度,无声无息地消逝——

《追逐珊瑚》ChasingCoral

珊瑚长什么样?

很难回答,因为珊瑚的种类、形态太多了。

但热爱潜水的朋友,一定深有感触——

美到无以言表。

有珊瑚的地方,总是五光十色,一片璀璨。

有珊瑚的地方,总是生机勃勃,各式各样的鱼群在这儿玩耍。

那么它究竟是啥?

敲黑板了——

我们看到的花枝招展的珊瑚,不是植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你平时看到的石头差不多。

它是由无数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的。

大片珊瑚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珊瑚礁。规模之大,从外太空都能看得见。

可以说,珊瑚礁就是海底的森林,是许多海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珊瑚礁面积不到海洋总面积的千分之二,却养育着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如果珊瑚礁不复存在,海底也就像是一片荒漠。

嗯,对海洋作用是挺大的。

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听好了——

全球5到10亿人,食物都来源于珊瑚礁;

现在很多治疗癌症的新药物,也和珊瑚礁有关;

珊瑚礁还能产生防波堤,保护我们免于巨浪侵袭。

所以珊瑚不仅美,还很实用。

然而,就是这么美,对我们这么好的自然造物……

它正在死去。

南太平洋的美属萨摩亚,有一种很有名的珊瑚礁,叫机场珊瑚礁。

在6个月的时间内,全部白化而死。

疾病?

不,是因为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被排到大气层,热量被困在大气层。

其中93%的热气,都进入了海洋。如果海洋没有吸收热能,地表的平均温度会是摄氏50度。

海洋温度升高了一两度,好像也差不多。

但就像你的身体一样,体温上升一度,那也是发烧。

烧一下没问题。

一直烧下去,那就没命了。

海洋中,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珊瑚。

白化,是死亡第一阶段的征兆。

如今全球的珊瑚礁,都面临这个巨大威胁。

水底摄影师理查·维尔斯,拍摄了上面的照片。

他在全球为珊瑚白化四处奔走,试图拍更多照片,让全世界人都看到。

他曾经是一个广告公司的职员。

但时间久了,他发现大家讨论的是:几层的卫生纸比较好卖。

他心想,人生应该有更好的事能做。

于是,他辞职,追随自己多年的爱好:潜水,当了一名水底摄影师。

他从16岁就开始潜水了,当时是为了寻找一种他非常喜欢的动物,草海龙。

长得像海马,但其实是身长30公分的海龙,是一种鱼类。

冒充海马是想干嘛?

可是潜到后来,理查再也没有见过草海龙。

它们全部消失了。

这时理查第一次意识到,海洋最大问题的就是——

它的问题,人们普遍都看不到。

我们身边一片森林被砍伐了,一个湖泊干涸了,一条河流被污染了,我们立刻就会产生危机感。

但海洋呢?

我们总以为“海纳百川”,海洋它什么麻烦都hold住。

理查不再选择视而不见。

他将珊瑚白化的两张照片寄给了纪录片导演杰夫·奥洛威斯基。

一张是健康的珊瑚,一张是死掉的珊瑚。

完全相同的角度——

杰夫看到后,深受触动。

于是,这场追逐珊瑚的旅程开始了。

理查和杰夫,带着摄影团队,历时数月之久,寻访世界各地的珊瑚礁:

弗罗里达群岛、牙买加、夏威夷、南太平洋美属萨摩亚、百慕大、巴哈马、澳大利亚大堡礁……

于是,《追逐珊瑚》诞生。

除了导演和水底摄影师理查,片中还有许多珊瑚礁生物学家、海洋生物学家,为了保护珊瑚投入了不可估量的时间和心血。

他们寻访珊瑚,不仅是为了记录,更是出于爱。

被称作珊瑚科学教父的查理·维隆,他是第一位下水为珊瑚分类的人。

现在老了,还在潜水,没有停下追逐的脚步。

这位年轻的小哥,他叫查克,负责设计水下摄影机,从小就是个珊瑚迷。

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个巨大鱼缸,却没有一条鱼,全是珊瑚,他能轻松说出每类珊瑚的名字。

说起自己为什么喜欢珊瑚,他回答:

因为珊瑚,像一个不断运转的机器,没有平均寿命,只要环境合适,它就能一直不断生长。而如果珊瑚死了,一定是你的错。

这次跟着摄影团队,他去了大堡礁,非常兴奋。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扛着摄影机和三脚架,潜入水底,在不同的地点拍摄、记录,基本上一天重复25遍。

两个月之后,初来的兴奋,彻底被耗尽,取而代之的是痛苦、无奈。

不是他对珊瑚丧失了兴趣。

而是他每天都要面对珊瑚的死去。

同一片海洋,同一片珊瑚,昨天还是五颜六色,今天却全部白化。

比如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拍摄工作结束后,理查和查克将照片整理,展示给观众看。

观众从惊讶、不敢置信,到摇头皱眉,表情沉重。

用数据说话,更让人震惊:

年,光澳大利亚大堡礁就有29%的珊瑚死去。

不只是大堡礁,这是全球化的白化现象。

-年,历史上第一次全球珊瑚白化。

只不过12年,又迎来第二次全球珊瑚白化。

并且无法复原。

现在又过了5年,我们已经快见到第三次全球珊瑚白化了。而且这一波白化现象将是史上时间最长、最致命、范围最广的威胁。

根据现在海洋的温度估计,如果我们放任地球持续暖化,大约25年后,对所有海洋珊瑚礁来说,都将因为温度过高而难以生存。

就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年代,珊瑚礁有可能灭绝。

难道我们要又一次眼看着美好被轻易毁掉,而无所作为吗?

《追逐珊瑚》已经向全球的人们发出了保护珊瑚的呼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全球不同国家的人,观测自己家门口的珊瑚,并且上报数据,发起保护措施。

其实《追逐珊瑚》这样的纪录片,并不陌生。

导演杰夫,年就拍摄了一部相似的纪录片——《逐冰之旅》。

追逐的是冰川。

聚焦全球变暖之后,南极的冰川迅速侵蚀的严峻境况。

《追逐XX》,会成为一个系列吗。

冰川。

珊瑚。

森林。

草原。

星空。

……

想到那些即将消失的风景——

大堡礁。

死海。

南北极冰盖。

马尔代夫群岛。

不要说,趁还没消失,赶紧去看最后一眼。

不如说赶紧做点什么。

趁现在还不太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电影天堂有

编辑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jtqk/232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