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545.html

 本书是从全球化、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客家的,因此,关于客家的总体人口数目和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就成为研究的首要前提和条件。\"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就有客家人\"。这是20世纪以来人们形容客家人在世界上分布之厂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但是,关于客家人的人口确切数目和分布情况,我们一直很难以获得,这主要是因为无法对客家人进行专项的人口普查工作,我们所得的关于客家在世界各地人口数据和分布情况大多来自各地客家社团的估计数目;而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客家人口数和分布情况,则主要依据关于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的划分,参照不同时期的人口普查资料进行估算的。所谓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的概念是由罗香林先生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首先提出,其划分标准是以当时(年)的县区为单位,\"视各县居民是否全数为客,抑或若干为客,而将各省属县,分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这种划分方法为后来的客家研究者所采用。后来,一般用\"客家人在本县市占人口95%以上的叫纯客住县;与其他族系杂居拥有数量不等的客家人聚居村落的县叫非纯客住县\"。到目前为止,关于客家人口总数和分布情况已有多种说法,不过,这些说法都有一个时间先后的次序,所以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客家的迁移和自身发展情况。

  一关于客家人的人口数

  最早报告客家人口总数的是英国传教士肯贝尔和美国现代文化地理权威韩廷敦,肯贝尔在其年发表的《客家的源流与迁移》中认为\"能操客语的人口,已达一千五百万\";而韩廷敦则在其《种族的品性》中谓:\"客家的人口,总数在一千万以上\"。不过对这两位英美人士的说法,我们不能置信,罗香林认为,其实这都是极其主的估计,他们根本没把客家居址先弄清楚,范围也没一定,所以所得的结论,也就极难置信了。

  因此,对客家人口进行科学的估计,首先必须先了解客家人的基本住地,然后再根据基本住地估算客家人口。这项工作是由罗香林先生最早从事的。他根据各地志书及谱谍,以及个人亲向客家人士访问所得的消息,与其他零星记载进行资料排比,初步列出了纯客县和非纯客县(后详),然后根据:年《中国年书》所载中国各省人口调查报告和当年2月广东省政府所公布广东各县人口报告以及陈达博士《中国之移民》关于台湾客家人口数,得出20年代客家总数为16,,人。(当时海外侨胞持双重国籍,不另统计海外客家),占当时中国人口,,人的百分之三点七九,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九四(几达百分之一)。根据同样的方法,罗香林先生在其年发表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估计客家总人口(包括海外侨胞)\"约为二千五百二十余万人\"。

  5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取消了双重国籍制度,海外华侨即从原来\"双重国籍\"开始进人为\"单一国籍\"。同时,\"华侨时代\"开始入\"华人时代\"。客家研究中也开始注意到海外客家人口数和分布情况的研究。年香港崇正总会编撰的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就载有专门研究海外客属社团和客属侨胞分布的论文。据该文称,到年时,客属侨居海外人士\"估计殆达一百三十万至一百五十万之间\"。

  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来看,继罗香林先生之后对客家总人数和分布情况作具体研究的是年香港崇正总会公布的数目。全世界客家人的总数,以及他们在海外分布的数目,虽无确切的调查统计,但根据一般人口专家的估计,约在万人左右。其中万住在国内,其大致情况是:广东省约万人,江西与广西两省各有万人,福建省约有万人,四川省约有万人,湖南省约有50万人,台湾省约有万人,其余散居在各省约有50万人,合计总人数约在万人左右。其余万人则为侨居海外各地的客属人士。这个说法为陈运栋在其年出版的《客家人》一书所采用。关于海外客家约万人口数目,陈运栋先生还参考了年在台湾地区举行的世界客属第二次恳亲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翁铃的说法和台湾\"侨委会委员长\"毛松年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所作的侨务报告的数字,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另据年9月26日泰国《世界周报》报道:\"客家人居海外者达万之众\"。罗英祥先生在其年出版的《飘洋过海的客家人》一书中,根据年前后刊登在国内外报刊上的有关海外客家人口统计数目,推算海外客家人数为4..人,大约占海外华人的六分之一。

  年梅州市为在梅州举行\"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通过多渠道,包括国内外函调、采访、采摘报刊材料等方面汇总统计,客家人在国内外分布人数共.万人,其中国内(包括港澳台).8万人,国外.万人。本书倾向于采取这个统计数据。

  二关于客家人的分布

  罗香林先生十年统计的客家人分布情况是,纯客住县:广东17、江西10、福建5,合计32县;非纯各住县:广东44、江西17、福建4、广东13、四川10、湖南4、台湾3,合计95县;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总数为县。后在年出版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他又称客家人的分布情况是,纯客住县:广东15、江西10、福建8,合计33;非纯客住县:广东50、江西17、福建7、广西45、四川13、西康1、湖南5、贵州1、台湾5,合计;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总数为县。罗香林先生概括客家分布的大体范围,\"客家居地\"已达县,就中除30余县为纯客住地外,其余都杂有其他各族各系的住民,彼此没明确界域,……不过,从统括的界域来讲。大体在东亚大陆南部及其他滨海小岛南起北纬18°的崖县(在海南岛)三亚街起,北至北纬31°的广汉县(在四川省)止,西起东经°广汉县起,东至东经°彰化县(在台湾岛)止,联结崖县、彰化、广汉三地点,适成一大三角形。其间所包含的地方,有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其中除湖北一省外,其余皆有客家在那里居住,这可说是客家居地的相对方位;至于其中所包含的纯客住县,则纯在闽赣粤三省交界地方。这个闽赣粤三省交界地方,就是我们常说的客家大本营。罗先生是第一个详细研究客家人的住地和人口及其分布地域的人,尽管其统计不够准确乃至谬误之处还不少,但基本的轮廓已经清楚。后人在其基础上,已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下面,笔者根据多位学者的调查统计资料,并参以自己的调查了解,试就中国和海外客家人口分布情况整理如下:

(一)中国国内容家人口分布情况

 1、内地客家人口分布

 广东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5个:梅县、兴宁、大埔、五华、蕉岭、平远、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新丰、始兴、仁化、翁源、英德等;非纯客县65个:韶关、南雄、曲江、乐昌、乳源、连南、连县、连山、阳山、宝安、惠阳、河源、东莞、花县、清远、佛冈、从化、惠东、揭西、陆河、海丰、陆丰、饶平、潮州、揭阳、丰顺、潮阳、惠来、普宁、珠海、斗门、龙门、深圳、南海、曾城、博罗、广州、中山、新会、广宁、三水、高要、云浮、封开、高明、新兴、鹤山、开平、台山、郁南、罗定、德庆、阳春、阳西、阳江、遂溪、海康、徐闻、电白等县市。总人口万人。

 江西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8个:宁都、石城、安远、兴国、瑞金、会昌、赣县、于都、铜鼓、寻乌、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市、非纯客住县有20个:广昌、永丰、吉安、吉水、莲花、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萍乡、宜丰、奉新、靖安、高安、修水、横峰、武宁等。总人口1万人。

 福建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8个: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宁化、清流、明溪等县;非纯客住县17个:龙岩、漳平、诏安、平和、南靖、云霄、沙县、永安、顺昌、泰宁、将乐、邵武、浦城、建瓯、建阳、福鼎、福安、福州等。总人口约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没有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76个,占全区县市总数的90.5%:邕宁、武呜、宾阳、上林、马山、横县、隆安、大新、抉绥、崇左、宁明、龙州、凭祥、合浦、钦州、防城、溥北、灵山、上思、玉林、北流、容县、陆川、博白、贵港、桂平、平南、柳州、柳江、柳城、武宣、象州、来宾、合山、忻城、金秀、鹿寨、融水、融安、三江、苍梧、藤县、岑溪、贺县、钟山、富川、昭平、临桂、阳朔、平乐、恭城、荔浦、永福、灵川、龙胜、河池、宜山、罗城、环江、南丹、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巴马、百色、田阳、田东、平果、靖西、那坡、凌云、田林、隆林、西林等。总人口约有多万人。

 四川省:无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市有35个:成都(市郊)、新都、涪陵、金堂、广汉、什邡、彭县、温江、双流、新津、简阳、仁寿、乐至、安岳、威远、内江、荣昌、隆昌、资中、宜宾、合江、沪县、仪陇、巴县、通江、广安、西昌、木台、德阳、绵竹、梓潼、会理、华阳、新繁、灌县等县市。总人口约万人。

 湖南省:非纯客住县有个:汝城、郴州、桂东、酃县、茶陵、攸县、浏阳、平江、江永、新田、江华等。总人口约万人。

 浙江省:非纯客住县有19个:云禾、松阳、青田、丽水、宣平、龙泉、遂昌、景宁、缙云、泰顺、金华、江山、衢州、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长兴等县市。总人口万人。

 海南省:非纯客住县有2个:红安县、麻城县,总人口约15万人。

 贵州省:非纯客住县有榕江县。总人口约10万人。

 云南省:客家人约2万人。

 江苏南:客家人约2万人。

 安徽省:客家人约2万人。

 陕西省:客家人约0.5万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客家人约0.3万人。

 其他:客家人约万人。

 2、台港澳地区客家人分布

 台湾省:非纯客住县有19个县市:桃园县、新竹县、苗粟县、屏东县、彰化县、高雄市、花莲县、台中县、台中市、台北县、台南县、台北市、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东县、宜兰县等,总人口万人。

 香港特区:客家总人口约万人;

 澳门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0万人。

 以上统计,中国境内纯客住县41个,非纯客住县个,纯客住县非纯客县合计个。

 (二)海外客家人分布情况

  1、亚洲

旅居亚洲的客家人共约万人,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尼约为万,其主要居住地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苏拉威西、摩鹿加群岛;马来西亚万,居住在马来西亚各州,尤以马六甲、槟榔屿、霹雳、吉打、柔佛、雪兰莪、沙巴、沙捞越为多;泰国55万,主要居住在曼谷、清迈、北揽坡、万仑、普吉、合艾等城市;新加坡20万;缅甸约10余万,主要居住在仰光、曼德勒、土瓦及墨尔阶等地;越南约15万,以西贡(胡志明市)和堤岸为多;菲律宾约人,多集中在马尼拉;印度约2.5万人;日本约1.2万人,集中在东京和大坂。

  2、大洋洲

  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约6万人,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4.3万人,主要居住在墨尔本、悉尼、新威尔士、维多利亚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亚洲;另外在大溪地(又译作塔希堤)、斐济、新西兰、所罗门、马绍尔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瑙鲁、西萨摩亚也有客家人聚居。

  3、美洲

  旅居美洲的客家人约46万人,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约28、4万人,主要居住在檀香山、三藩市、纽约等地;加拿大约8.1万人;中南美洲的秘鲁与牙买加是客家人较集中分布、人口也较多的国家,分别有15万人和10万人。在古巴、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苏利南、巴拿马、巴西也有较多的客家人。此外,阿根廷、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多米尼加、玻利维亚也有少数客家人居住。

  4、欧洲

  旅居欧洲的客家人约有20万,分布在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英国最多,约有15万人,法国约有3万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也有数千人至上万客家人。

  5、非洲

  旅居非洲的客家人约8万人,分布在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毛里求斯较多,约3.5万人,留尼旺约1.8万人,南非约2.5万人。

  以上总计,海外客家人总数为.万人,分布在五大洲81个国家和地区。详见下表:

  表1海外客家人分布单位:万人

国名人数国名人数国名人数

印尼法国3牙买加10

马来西亚荷兰0.21特立尼达和多巴哥0.6

泰国55俄罗斯0.12巴拿马0.5

新加坡20丹麦0.12多米尼加0.12

菲律宾0.68挪威0.03危地马拉0.01

越南15美国28.4玻利维亚0.01

缅甸5.5加拿大8.1毛里求斯3.5

柬埔寨1所罗门0.12留尼旺1.8

印度2.5巴西0.24塞舌尔0.05

老挝0.5秘鲁20南非2.5

沙特阿垃伯0.22圭亚那0.6澳大利亚4.3

国名人数国名人数国名人数

日本1.2智利0.12新西兰0.1

文莱0.8古巴0.81塔希堤1

英国15.2苏利南0.41斐济0.5

新几内亚0.12斯里兰卡0.卢森堡0.02

瑙鲁0.12科威特0.孟加拉0.05

腊色尔0.12朝鲜0.1厄瓜多尔0.02

巴基斯坦0.2韩国2委内瑞拉0.02

德国0.5捷克0.01墨西哥0.01

意大利0.1马达加斯加0.02哥伦比亚0.01

瑞士0.1奥地利0.05肯尼亚0.01

比利时0.塞拉利昂0.安哥拉0.02

葡萄牙0.05尼日利亚0.02莫桑比克0.03

阿根廷0.05冰岛0.01扎伊尔0.02

尼泊尔0.24加纳0.02马绍尔0.05

瑞典0.24赞比亚0.西萨摩亚0.03

南斯拉夫0.24西班牙0.02土耳其0.05

总计:.

资料来源:转引自胡希张等:《客家风华》

  三中国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几项比较

  海外客家人和中国国内客家人相比,很多的相同点:迁徙,是客家人的一大特点,另一特点是喜爱零星稀少的群体生活。不论论在什么地方,除了少数国家外,客家人口总不多。许多资料表明:19世纪以来,在许多地方,客家人的数目,总是越来越少,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爱好迁徒、流动,不愿以大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客家人往往很乐意往山村流动,往边远的山区流动,因为在客家史中,大多数的客家人都有过开采矿山、山区农耕等经历,都习惯于偏僻的山区劳弧生活。他们敢于探险,乐意做开拓疆域的先锋,常常往其他华人不敢去的地方迁徙,这也是他信为什么喜爱的零星散居的形式生活的原因之一。就迁徙的形式而论,他们不同于华商和华工,他们不往繁华的地区流动,哪儿需要开拓,他们就往哪儿去。有风险,哪儿需要开拓,他们就往哪儿去。他们不擅长从事商业活动。另外,有趣的是,客家人乐意再迁徙,换句话说,他们不是迁徙至一处后,就安居乐业,落地生根。他们的迁徙都是尝试性的,当环境不宜,他们就再移往有生机、有兴趣、有\"刺激\"的地方。随时准备再流动也是客家人的特点之一。

  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也有很多不同点,特别是在居住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从居住的自然环境看,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大多居住在连片的山区农村,其中以闽粤赣边区最为典型,少数居住在海岛、城市;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居住在海岛、城市,少数居于山区和农村。海海外客家人比较集中居住的地方有: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文莱,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古巴、海地、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利南、巴西、秘鲁、非洲的南非、毛里求斯、留尼旺,欧洲的荷兰、英国、法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大溪地、斐济、西萨摩亚等。从气候方面来说,中国国内客家人大多生活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较为分明;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生活在热带海洋气候区,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次,从经济生活来说,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大多数是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农民,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从事工商业和和服务业。其中美洲和东南亚的客家人,不仅已向专业技术、金融贸易挺进,而且政治上也崭露头角。据年台湾当局的有关调查资料,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马来西亚的华侨\"大多数住在城市经商,如开设杂货店、皮鞋店、药店等,还有一些则从事建筑业、典当业。在山区者,多以开采锡矿及种植橡胶、椰子为业\"。印尼是客家华人最多的一个国家,\"所操职业,以经商为多,其中以经营杂货、酒酪、皮鞋、首饰、衣服、药材等业者众\"。东帝汶客属侨胞,\"多经营杂货、药材等商业行业,亦有从事种植业者\"。美国的客家人,在纽约及东部区,\"以经营餐饮及洗衣业者为多。此外,则为杂货商店及出入口公司,亦有从事农业者\"。旧金山客家人\"经商和种植为其主要职业\"。在巴拿马的华侨中,客属人士占一半,\"以原籍广东惠阳,赤溪者为多,皆从事工商业\"。古巴华侨中客家人约数千,\"以经营工商业\"。在牙买加,华侨几乎全部都是客家人,\"尤以原籍广东东莞、惠阳、宝安者为多,在当地颇有势力,多操工商业\"。千里达的客家人\"以经商者为多,在当地社会地位颇高\"。在苏利南:\亦有客属侨胞数千人,颇有经济势力\"。这种职业分工,和中国国内以农业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基本职业是很不相同的。

  又次,从社会文化生活来说,中国国内的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是生活在没有种族歧视且占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的国家之中;而海外客家人属于海外华人的一个支系,海外华人除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属主体民族外,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外华人都属于少数民族。与中国国内相比,海外客家人生活在种族构成、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语言民俗等方面都相对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海外客家人生活的国度,大多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点。美国、加拿大及大多数美洲国家都是移民国家,大洋洲、东南亚各国也具有多民族的特点。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马来西亚,就是主要由印尼人、华人、印度人三大主体民族组成的移民国家,美国更是由欧洲移民为主包括了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移民构成的国家;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个岛国,也是由印度人、黑人、华人组成的移民国家,宝安客家人何才在70年代担任总督;南美洲的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人口约71万人,内有华人、白人、印第安人及非洲印度混血族,华人约有0人,以原籍惠州的客属人士最多。该国于年5月脱离英国统治宣布独立,并由客家人张亚瑟当选为首任总统。年,有客家血统的华裔伍冰枝当选为加拿大总督兼三军总司令。

  目前,海外客家人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呈上升趋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jtqk/232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