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转自天工杂志[摘?要]海南省博物馆水下考古工作队在历年的西沙水下考古工作中发现并发掘出水了大量西沙出水文物,它们按器类主要分为陶器、瓷器、金属器等。其中瓷器为大宗,按釉色分有青白瓷、青瓷、青花、白瓷、黑釉和酱釉等,这些精美的文物有着很高的价值,值得很好地研究与鉴赏。[关键词]西沙;出水文物;陶器[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贾宾.历年西沙出水文物鉴赏[J].天工,(10):94-96.西沙群岛是位于南海诸岛偏西部的一个大群岛,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及印度洋沿岸各国和地区进行经济往来的南海航道要冲。在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这片广阔的海域上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它们是见证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海诸岛的珍贵文物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西沙群岛发现的这些文物,按质地可以分为陶器、瓷器、铜器和石雕制品四大类。其中,瓷器数量多,其余三类文物数量较少。一、陶器陶器数量甚少,仅有泥质陶和釉陶两种,都是采用轮制方法加工制作,素面无纹饰,还有一些罐、瓶的破碎残片。小坩杯(如图1)器体很小,形制相同,小直口,斜直壁,近圜底。口径3~4厘米、底径1.5~2厘米、高3.6~4.5厘米。酱褐釉小口罐1件,小口,圆唇,卷沿,短直颈,溜肩,鼓腹,平底稍内凹。口径3.5厘米、底径8.4厘米、高7.8厘米。另有1件,小口,圆唇,卷沿,短束颈,圆弧肩,近球腹,平底,口径2厘米、底径3.7厘米、高6.7厘米。图1?小坩杯二、瓷器西沙文物普查发现的陶瓷器可分为岛屿采集和打捞出水两大部分。岛屿采集的瓷器一般都散布在沙滩上,未受到海水浸泡,故其表面较干净光滑,能够识别质地和器形。而打捞出水的瓷器因长期沉没在海水中的礁盘上,器物表面已黏附白色珊瑚石物质,少量还被珊瑚石全包裹着,要经过一定的修复技术处理,才能辨认其原来的质地、器形和纹饰图案。瓷器按其釉色不同,可分为青白瓷、青瓷、青花、白瓷、黑釉和酱釉等。其中,以青瓷最多,青花瓷次之,其余的则较少。器形主要有碗、罐、壶、盘、盆、瓶、洗、盒、碟、军持、杯、盂和器盖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陶瓷贸易的传统外销商品。瓷器时代,从五代起,历经宋、元、明、清,直至近代都有,其中,又以宋、清两代瓷器居多,明代次之,元代很少。所有瓷器商品全都是产于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的民间窑场,有的还是江西景德镇窑和浙江龙泉窑等名窑的产品。(一)青白瓷器青白瓷数量不多,大都为瓷器残件。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又称影青。胎质一般较细,胎色灰白,施釉较薄,且挂釉到底,釉色一般为泛青灰或泛青黄,其中有的是属于精瓷品。器形主要有碗、杯、盒、盅、碟、瓶、器盖等,所施纹饰有莲花纹、牡丹纹、莲瓣纹、菊瓣纹、缠枝花卉、瓜棱纹、水波纹等,施纹方法以模印和刻划为主。青白瓷以宋代最多,产地主要是江西景德镇窑、广东西村窑、福建德化窑等民间窑场,其中青白瓷精品都是景德镇窑所烧制的。碗(97HNB:),口沿残缺,器体内外壁釉面开冰裂纹。芒口且外撇较明显,近斜直壁,圈足较矮。口径14.2厘米、足径5.2厘米、高8.3厘米。瓶(97XB:),釉面带有冰裂纹,口沿稍残。盘口略外撇,直颈颇长且斜下,平折肩,斜弧腹且较长,下端内收,圈足外撇。颈部饰十多道细弦纹,腹部素面。口径3.7厘米、足径4.4厘米、高14.5厘米(如图2)。图2?青白瓷盘口瓶(97XB:)小盅(97HNB:),口沿微残。近圆唇,小敞口,斜直壁下收至圈足,素面。口径4.1厘米、足径2厘米、高2.2厘米。香炉(97HNB:),残半。近筒形,圆唇,口沿略外折,直壁,内底平,原饰有三乳突足,现仅存一足。器身中部和近底部饰有两道凸弦纹。口径10.8厘米、足径4.9厘米、高7.4厘米(如图3)。图3?青白瓷香炉(97HNB:)(二)青瓷器发现的青瓷器数量居多,除有少量完整器物外,大部分为瓷器残件。青瓷釉色一般以青绿、青黄、青灰多见,大部分器物施釉较厚,有的还有流釉现象,有的有冰裂纹。胎色灰白,因在海水中长期浸泡,有的器物表面釉色已有所变化。器形主要有罐、碗、盘、盒、洗、钵、碟、壶、盂、瓶、盆等。部分青瓷器内外壁饰有花纹,外壁一般施莲花纹、莲瓣纹、菊花纹、缠枝花卉、瓜棱纹、弦纹等,内壁多饰莲花纹、菊花纹、鱼纹、云纹等,施纹技法一般采用模印和刻划。青瓷器多见于宋代,元代次之,明、清两代则较少。其中,宋代青瓷器产地主要有福建闽南地区和广东、浙江等地民窑,而青瓷器中的精品则是浙江龙泉窑所生产的。盘(97HNB:6),残盘,圈足底。盘内平底原模印二条首尾相对的大鲤鱼纹饰,现仅残存一条,稍凸出底面,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残高5.2厘米。壶(96XB:),口部、流、把皆残,器身上有二小孔。小直口,直流,短颈,斜溜肩,鼓腹折成上下两部分,矮圈足。上腹部有两周弦纹,壶身外壁模印水草纹。残口径4.4厘米、足径6.5厘米、残高7.8厘米。粉盒(97XB:),口沿残缺,器形稍矮。子口往上稍斜,直壁,往下内折成平底。盒身刻一周菊瓣纹。口径9.9厘米、底径6.2厘米、高5.6厘米。洗(98XB:),施青黄釉,釉面有冰裂纹。内底施一周弦纹,素面。口径13.4厘米、足径4.6厘米、高3.7厘米。钵(96XB:56),口微残,器形较小。平唇,近直口,口沿近内束,折腹,平底。近口沿处饰一对短管状小耳。器身刻划数道弦纹。口径7.5厘米、底径3.6厘米、高3.9厘米(如图4)。图4?青瓷折腹钵(97XB:56)(三)青花瓷器在西沙文物普查采集、征集及出水的遗物中,以青花瓷数量居多,除少量完整器物外,绝大部分都为瓷器残件。其质地一般多为灰白胎,少量为白胎或灰胎。器体内外壁皆施透明釉,一般都及底,仅少量不及底。器表釉层厚薄有别,少量釉厚的有冰裂纹。绘画的青花色调一般呈微蓝,另有少量深蓝、灰蓝等,色泽不是很浓艳。青花器形主要有罐、碗、盘、碟、杯、盒、盅、器盖等,其中以碗的数量最多,次为盘、碟,其他器形则较少。青花纹样较为简单粗放,大致可分为花卉、植物、动物、山水、人物等几类,另在有的器物底足部绘有字款、花押款或押章等。青花瓷器时代是以明、清两代居多,元代甚少。碗(97XB:),口沿稍残。圆唇,近斜弧腹,圈足。碗内壁口沿下有一圈青花弦纹,外壁绘青花“喜”字和水草纹,碗心双圈弦纹内绘一青花“玉”字。口径11.5厘米、足径4.3厘米、高5.1厘米。盘(96XBUWI:39),盘残件。敞口,宽折沿,弧腹,大矮圈足。外壁口沿饰青花八宝纹,腹部绘折枝花卉纹,内壁口沿饰二道青花弦纹,底边饰一周青花如意云纹,盘心绘青花团花纹。足径16厘米、高6.5厘米。瓶(97XB:),残瓶底,器壁较厚,白胎,胎质细密。平底较大,近底部绘饰青花弦纹、水草纹。底径17.6厘米、残高7.5厘米。碟(97HNB:),碟口已残,器物内外壁附着较多珊瑚石凝结物。敞口,口沿稍宽且外折,斜弧壁,圈足甚矮。口沿内壁有一圈青花弦纹和花卉纹,碟心底部和外壁绘青花花草纹。口径15.2厘米、足径7.7厘米、高2.5厘米(如图5)。图5?青花碟(97HNB:)盒(97XB:),圆形盒身,口沿略残。矮子口,弧壁,平底稍内凹,器身绘青花纹饰。口径5.5厘米、底径3.9厘米、高2.3厘米。盅(96XN:37),残大半,器形较小,薄胎,胎质洁白,造型规整。尖唇,小直口,直壁,矮圈足。外壁绘有青花山水与“平桥人唤渡,撑出小舟来”诗句。口径5.7厘米、足径3.8厘米、高3厘米。三、铜器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出水多件铜器,分别发现于珊瑚岛、浪花礁等岛礁礁盘上。因铜器属金属器物,质地相对较为坚硬,在海水中不易被海浪冲击拍打破碎,故器物大都保存较好。铜器质地可分紫铜和青铜两种,器形主要有盘、器座、钵、杯、锁、弓簧及铜锭等。铜盘(97XB:),中型铜盘,完整,器身附有少量珊瑚石胶结物,内底錾刻缠枝花鸟纹。口径24厘米、底径16.5厘米、高4.5厘米(如图6)。图6?窄沿铜盘(97XB:)铜器座(97XB:),大型铜器座,器身附有少量珊瑚石胶结物。口径22.5厘米、底径24.6厘米、高14.5厘米。器形为上口小、下口大,中部呈亚腰形,内空,器表均为素面。铜锁(97XB:),长9.8厘米、宽3.5厘米。质地为黄铜,形体有大、小之别,器形基本相同。平面近长方形,锁身呈长“凹”字形,中间置一根长圆条状锁舌,开锁孔在另一端的侧面。四、石制品石制品很少,质地为花岗岩石,通体琢磨,器形较单一,仅有石研钵和石研棒两种,均完整。石研钵(97XB:),口沿边较宽,近斜弧壁,假圈足。口径14厘米、底径8.5厘米、高8.3厘米(如图7)。图7?石研钵(97XB:)石研棒(96XSUWII:10),一端较粗,另一端稍细,皆近呈圆弧形。长18厘米、直径6.3厘米。从历年开展的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复查和岛屿调查中发现文物点分布的地理方位有一定特点,一般皆位于岛洲或礁盘的北侧或东、西两面,这应与古代南海丝绸之路航道有必然的关联。采集和打捞出水的遗物中,以陶瓷器为主,都属于中国古代南方较著名的民窑的产品,主要是宋、元、明、清各代传统出口的外销陶瓷器,是行驶在南海丝绸之路上进行海外贸易商船上的货物,这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兴盛的历史。珍贵的西沙文物,从一个历史角度反映出南海丝绸之路的兴旺发达。参考文献:[1]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2]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3]刘迎胜.丝路文化·海上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4]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北京:文物出版社,.(注:本文所介绍文物均藏于海南博物馆。)作者简介:贾宾(—),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南海水下考古、陆地考古、南海海洋文化研究。作者单位:海南省博物馆(编辑:刘莉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