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www.xxzywj.com/
《列子·汤问》中提到: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其中两座称为“岱舆”和“员峤”,合称“岱员”,后来有人认为这是“台湾”名称发音的由来。
这个说法被连横写进《台湾通史》里。
《列子》是道家经典,又名《冲虚真经》,里面讲了很多上古故事或神话。如同诸多类似的书籍,也涉及东海诸岛的地理分布。
台湾岛地处东海大陆架南部边缘,北距琉球群岛公里,南隔菲律宾公里,而与福建最近距离仅公里。
台湾岛面积3.万平方公里,周长.25公里。面积上大体相当于半个重庆、或2个北京、或3个天津、或5个广州、或6个上海、或18个深圳。
台湾岛是一个形似芭蕉叶的狭长形岛屿,地貌特征主要有:
五大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
四大平原: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平原;
三大盆地: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
这种地貌对台湾经济历史发展轨迹起到关键性影响。
台湾岛是“高山岛”,70%的山地和丘陵,超过0米的高山不下百余座,最高的玉山主峰海拔米。
现代科学对台湾岛的形成原因大体有三种解释:一是隆起说。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露出海面而成台湾岛。
二是下陷说。即地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大陆与台湾的中间连接部分,原本的陆地高山因台湾海峡的出现而变成海岛。
三是漂移说。即由大陆裂离的小陆块(例如从中国青藏高原被挤压漂移出去的一部分),随着板块运动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学界尚无一致意见。每种解释都有大量的证据佐证,不排除不同时期经历过不同变迁,也可见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存在演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台湾岛曾经与中国大陆相连基本没有争议,东山陆桥的存在就是证据之一。
陆桥(Landbridge)是地质历史时期连接两个大陆而成为动、植物迁移通道的陆地。
东山陆桥是从福建省东山岛向东偏南延伸,经台湾海峡至澎湖列岛,最后连接到台南的浅滩。
这个浅滩在近万年以来至少7次露出海面,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桥梁”,故也称为“海峡陆桥”。
目前东山陆桥平均水深约40米,最浅处仅10米。
东山陆桥的两端发现大量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可以证实人们早在万年前就通过东山陆桥往来海峡两岸。
有趣的是,不仅东亚大陆东南有台湾岛,其它大陆的东南方向多有较大的海岛存在。例如:
南亚大陆的东南方向有锡兰岛(斯里兰卡);
澳洲大陆的东南方向有新西兰岛(还有塔斯马尼亚岛);
非洲大陆的东南方向有马达加斯加岛;
北美洲大陆的东南方向有古巴岛;
南美洲大陆的东南方向有火地岛。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除了巧合,较合理的解释之一是地球自西向东转,大陆在北,洋流在南。
从形态特征来看,这些岛更像大陆岛,即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沉或海水上升致其与大陆相隔成岛。当然不排除同时有板块挤压的作用。
不过,这些岛有的有陆桥,有的没有陆桥,如马达加斯加岛就尚未发现有陆桥存在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