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人的成年读书报告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104/6623402.html

请问,你的依据是什么?

萨摩亚人的成年

25

NO.

oneday

wednesday,Jan10

最近读了一本书。

确切说一个期末作业,但写完后还是想分享在这里。

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畅销的一本人类学书籍之一,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摘要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通过田野调查法以及九个月的萨摩亚民族体验生活和收集资料,验证其假设——“如果青春期的叛逆性格等问题不存在于所有社会,那么则是文化的产物”,并得出结论——“西方青少年普遍遇到的青春期问题是西方文明的问题”,最后写成著作《萨摩亚人的成年》。其研究问题是真问题、提出的研究假设较规范,选取的调查对象、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较科学,但其所调查收集的资料的真实性存在疑问。因此,其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萨摩亚人的成年》;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评析;反思

站在历史背景里

反观现在

????????一、《萨摩亚人的成年》的成书背景及其影响

年,23岁的玛格丽特?米德师从博厄斯学派创始人、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当时,青春期问题是欧美国家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博厄斯希望有着心理学硕士教育背景的米德能够去一个原始的社会进行青春期问题的调查,对此有浓厚兴趣的米德于年只身前往美属东萨摩亚群岛,选择其中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面积较小的塔乌岛,并对岛上三个村子的姑娘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田野调查。

年,米德通过整理资料,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全书共十四章,展示了萨摩亚社会青少年的青春期,并探讨了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20世纪20年代最畅销的人类学书籍之一。???

?????

二、对米德研究过程的评析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美国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他们有着形形色色、斑驳陆离的、异族杂居的现代文明。在当时,美国的青春期问题已经十分显著,人们寻求各种原因试图对这一突出的问题进行解释,但是始终难以理清。于是,博厄斯和米德决定通过研究“他者”(原始文明社会),来寻找这类青春期问题的根源,从而提出解决办法。

由此可以看出,米德所研究的问题是美国当时迫于解决的,并且对美国青少年以及社会发展有巨大价值的真问题。

(二)研究假设的形成

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会的这种青春期问题?具有心理学硕士背景的人类学博士米德在进行研究之前形成了研究假设——“如果青春期的叛逆性格等问题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社会,那么则是自然形成的话;倘若它不存在于所有社会,那么则是文化的产物”。

米德基于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的理论背景,提出了其假设;其研究假设涉及两个变量——社会文化背景、青春期问题,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推测判断;假设表述清楚,简单明确,并且具有可检验性。因此,米德的研究假设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三)调查对象的选取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米德选取了十分简拙、原始的民族——萨摩亚民族,一个栖居在离赤道大约十三个维度、由棕色皮肤的玻利尼西亚人栖居的南太平洋岛屿的民族,因为米德为女性,因此其将研究对象重点放到了萨摩亚岛的年轻姑娘身上。

米德既没有选择欧洲那样复杂程度较高的文明或东方那样的发展程度较高的文明,也没有选择一个简单的欧洲农业社区或生活在美国南部山区中的与世隔绝的白人群体,而是选择了没有文字记载、有着数千年历史、但发展道路与美国大相径庭的原始群体,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控制变量,使得观察青春期的成长过程更为清晰有效。这样具有显著的语言、宗教、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的原始文明就可以与美国文明形成鲜明对比,方便米德把握和了解某一文明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这份调查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非常有目的性,同时也具备一定专业性。

(四)研究方法的选择

“我们希望创设一种符合人性的实验,但是我们不是缺乏创造进行此次实验条件的能力,就是无法在我们的文明中找到这些条件的控制取样”,由此,米德采取的方法是人类学家的方法——田野调查法,即深入迥然相异的另一文明中去,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对生活于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类予以研究。

当研究人性或者某一社会秩序的全部结构时,往往无法选择理想的实验法,无法人为改变某一因素,同时使其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在我们的文明中选取一批能够满足不同条件的对象,但我们依然无法获知影响这些孩子成长的还有哪些因素。因此,米德基于其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法是恰当的,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五)调查资料的收集

米德通过和年轻人游戏,说那的语言、吃他们的食物、赤脚盘腿坐在卵石铺就的地上,想方设法缩小她和她们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了解那坐落在属于马奴阿群岛的塔乌岛海岸上的三个小村里的所有姑娘。其经过在萨摩亚的九个月生活,“对那里的姑娘、家庭形态、双亲的地位和财产、姑娘们兄弟姐妹的多寡以及她们已有的性经验,都有大致的了解,并搜集了许多详细的资料”。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米德当时没有住到萨摩亚原住民的社区,而是住到当地美国移民那里,也就是说米德并没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萨摩亚人居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这可能会使其错过了一些关键的信息,造成了研究观察的非全面性;同时,米德作为女性,她不可能有太多机会参与萨摩亚的正式活动和一些政治场合。因此,其收集的资料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综上所述,米德的研究问题是真问题、研究假设较规范,而且选取的调查对象、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能服务研究目的,但其所调查收集的资料真实性存在疑问。另外,通过查阅米德此项研究的背景资料发现:米德的田野调查存在不规范之处,如出发前的准备不足、田野调查知识较缺乏、不精通萨摩亚人的语言、实际研究时间3个月太短、信息主要靠提供者的二手资料,因此,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反思

(一)跨文化比较的价值

米德的研究过程主要涉及了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法,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学科特点之一。米德将萨摩亚文化和美国文化中的父母教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家庭关系、生活方式、文化模式、对性的态度、对生死知识的教育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质上是通过“异文化”来反思本土文化,将“他者”作为参照的镜子,以反思美国当代的教育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为选择而教育。

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本文化,才能更好地辨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找到弥补的方法以完善自身。这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思路,对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人性伦理或社会结构的问题,这时就不能进行理想的干预实验,但通过研究“他者”或反例,往往可以找到更多的支撑。

(二)研究假设与主题先行

米德在深入萨摩亚地区前形成了自己的假设:“如果青春期的叛逆性格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社会,那么则是自然形成;倘若它不存在于所有社会,那么则是文化的产物”。因为米德过多受到博厄斯“文化决定论”思想的影响,因此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她更多想证明博厄斯的观点是正确的,会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lshg/231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