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溪地群岛
“
捕捉流淌于生命与时光中的力量
来自南太平洋的海风、散发着慵懒气息的夕阳、岛上硕大妖娆的植物、神秘而诗意的氛围,交织成大溪地群岛独有的魅力。坐在那块像极了冲浪板的paddleboat上,任其在奇幻迷人的潟湖飘荡,这片被赋予各种绚烂与梦幻光芒的天地,关于它的一切想象,在此刻可以得到完美精炼的解答;而珊瑚礁外的深海,波涛汹涌,暗流难测……一面是野性自然,一面像是被精致雕琢过的纯净美好。万事万物的循环往复,静静流淌于生命与时光中的力量,在大溪地群岛,可以真切而清晰地去捕捉。
与海洋共处的智慧
大溪地
从国内出发去往大溪地必须经由东京转机,加上等候时长,相当于20多个小时折腾在路上,无形之中,对于探索这片土地的期许会变得更高。位于南太平洋的大溪地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由个岛屿和环礁组成,它们零星散落在
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几乎相当于一个欧洲的大小。在群岛之中,大溪地岛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丰沛,是政治与经济中心,便习惯以大溪地来称呼整个大溪地群岛。
英国舰队意外在18世纪发现了这片远离大陆的乐土,英、法探险家们踏上这片土地,用溢美之词向欧洲人描绘带着自然芬芳与异域野性的神秘之地,大溪地群岛逐渐被世人所熟知。后来它成为西方游客眼中冒险与消遣的代名词,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功不可没。这位浪荡子看了太多光怪陆离,突然间抛下一切、逃离巴黎,遵循内心指引,远涉重洋来到大溪地。高更仿佛真正来到了一座充满原始与野性的乐园,沉溺于旖旎自然的风光、质朴真诚的人文与荒蛮时代的欢愉之中,画着《大溪地岛的牧歌》、《两个大溪地女人》的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又一创作颠覆。在大溪地,高更娶了土著姑娘,英国作家毛姆还专门写了一部小说,隐晦地讲述高更的这段传奇生活……
大溪地
在飞抵大溪地岛帕皮提法阿阿(Faaa)国际机场后,大部分人会选择直接搭乘大溪地国内航班,飞往波拉波拉(BoraBora)、茉莉雅(Moorea)等热门度假岛屿,伴着空气中弥漫混杂着的自然香气,一刻都不耽搁,奔赴早已在心中为其铺就绚烂与梦幻光芒的目的地。在拥挤热闹的机场大厅里,花费售价高昂的机票、历经漫长波折的路程,从欧洲、美国以及亚洲各地刚刚飞抵的游客,脸上不见疲态,倒是迫切开启旅程、投身大自然慰藉的情绪,被周遭的传统歌舞表演吊得更加高涨了。
国内航班的座位相当紧俏,价格不便宜,不早早预定,只有在waitinglist上等候的份儿。有趣的是,当地人若是携带宠物乘机,把小狗放进单肩背包,直接背着就登上飞机了。小家伙们倒也乖巧,只探出个小脑袋,起飞降落动静不小,也都乖巧安静蹲坐在主人腿上。从大溪地岛飞往胡阿希尼岛(Huahine)大约需要2小时,当地旅游局代表力荐将此岛作为大溪地群岛之旅的第一站。葱郁野性、奢华神秘,和大溪地岛骄傲的女王气质不同,他们形容这个充满原始魅力的岛屿如同母亲一般亲切温柔,以静谧的姿态拥抱旅人。
而我来到这座岛屿的主要目的,是观摩著名的夏威基独木舟比赛(HawaikiNuiVaa)。
作为世界上难度系数最高的V6独木舟赛事,在三天的时间里,参赛选手要划行公里,期间不允许更换选手。从整个赛程的起点胡阿希尼岛出发,在公海划行44公里到达若依雅提岛;第二阶段是环绕塔哈岛(Tahaa)的26公里潟湖速度赛;旅游天地Tourism完成第三阶段由塔哈岛至波拉波拉岛的58公里划行后,抵达终点玛提阿海滩(MatiraBeach)。三个阶段的赛程恰好串联起背风群岛中的三大人气岛屿,我与同行参与报道的海外媒体,乘着小船“追逐”一百多艘参赛独木舟,一边观赛,一边探索这片交织着自然魔力与神秘气质的天地。
首日比赛,并没有遇见在脑中预想了无数遍的灼热阳光。全程颠簸,外加周边数量庞大的赛事补给船和观赛船,一同激起的浪花啪啪打脸。胃里翻腾,身体哆嗦,时不时还会赶上一场典型的热带地区暴雨。平日里被都市生活宠坏了的我们,身处太平洋中心,真正来到心驰向往的大自然,就被这风浪狠狠来了个下马威。
舷外支架独木舟正是古时波利尼西亚人应对海上风浪的发明。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船只在海上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他们在船舷的外侧,利用一根浮木来辅助平衡。一代又一代的波利尼西亚人乘上这种工具,带着食物补给、捕鱼工具,以及他们饲养的鸡和猪,义无反顾驶向变幻莫测的茫茫大海,去找寻新的岛屿,直至发现适合居住的,在那里开拓、定居和繁衍。
关于这段波利尼西亚人征服南太平洋的历史,目前国际上对于诸多细节虽尚且存在争议。不过多数人类学学者认为,这可以追溯至南岛人的大迁徙,在语言承传和考古发现上,都是能够找到确凿证据的——遥远的古代,一支由现今中国台湾出发的族群,一路向南,经过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而后来到斐济;历经一段时间的稳定生存与发展后,其中的一个分支再度启程,继而占领了太平洋上几乎所有的岛屿,发展为波利尼西亚。在早期的历史学家们尚未探究出这些岛屿间的关联时,为了方便起见,便将它们统称为Polynesia,即多岛群岛,这也是波利尼西亚名字的由来。
波利尼西亚人称得上是天生的航海家。在不借助任何导航与现代航海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星象、候鸟飞行方向和洋流温度来指引航行,最北去到了夏威夷群岛,最西到达新西兰岛,最东直抵复活节岛。以这三个端点画三角,其中所包含的广阔海域和诸岛,便是波利尼西亚大三角。在漫长而浩大的征程中,不知有多少先人被惊涛骇浪所吞噬,又有多少人在耗尽了食物和水后依然未能抵达新的岛屿。所以于波利尼西亚人而言,如今的这场国民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层面上的突破极限,是追溯联系远祖,是叙述曾经波澜壮阔的征程,更是延续数年前来根植于他们基因中的航海精神——学会并适应与海洋共处,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Vaa赛的参赛者,都是经由专业训练的职业选手,他们为各家企业赞助的船队效力。毫不夸张地说,三天比赛期间,几乎整个大溪地群岛的人民都来参与了。大部分人会选择呼朋唤友,跨上自家的或是借来的小船,一路追着看比赛。沿途既是给选手们加油助威,也趁机享受一年中最盛大的狂欢。冰桶和啤酒是各条船上的标配,在赛事期间,不少游船公司和度假村都会安排出海观赛的服务项目。从被风浪撕扯掉大半个顶棚的简易装备,到弥漫着奢华派对气息的高级游艇,不管船是什么配置,要想获得更好的观赛视野,拼的还是驾驶员的功力。海面上船只虽多,但大伙儿都以不影响参赛船只为前提,在官方隔离船外侧保持距离,规矩有序。海上观赛者,大都比基尼上阵,为的是在赛事船只抵达终点线前,直接跳进海里欢呼庆贺。而那些守在岛上的观赛者,有加入歌舞表演队伍欢送和迎接的,也有直接抄起锅碗瓢盆,敲击奏打出助阵乐章的。可能正是有了这样的鼓舞,才能让选手在几近虚脱的状态下完成比赛、划过终点线。
汇聚着大自然
祝福的岛屿
若依雅提被称为神圣之岛,作为波利尼西亚文化的发源地,岛上的塔普塔普阿铁阿神庙(TaputapuateaMarae)位于整个波利尼西亚大三角中心位置。在年,TaputapuateaMarae成功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申遗流程并正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遗址中最为主要的部分是以石块修筑而成的数个神庙(marae)和铺砖庭院(paepae)。神庙是举行神圣仪式和庆典的圣地,露天庭院则是生者与先人和神明的精神交汇之处。
数个世纪以前,来自整个波利尼西亚地区的酋长们,搭乘独木舟,穿过名为Teavamoa的神圣关隘,来到这里接受欢迎后,继而举行宗教仪式、开展重要政治会议……在西方探险家和传教士登陆大溪地群岛后,原始的宗教活动逐渐被禁止。尽管受到基督教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古老神话与久远历史依然得以流传,传统技艺也并未消逝。今天的历史研究者能够还原与欧洲接触前的大溪地群岛历史,很大程度上得感谢波利尼西亚人世代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
如果你在大溪地群岛参加自然或文化tour,就或多或少会从当地向导那里听到Mana这个词。波利尼西亚人深信万物有灵,Mana意指某种超脱自然的精神力量。古代先人相信,将许多石头叠放在一起筑起的神坛可以留住Mana。他们透过这一力量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世间万物、广袤宇宙相连接。在现代,Mana有时像是纯粹的心灵向往,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祈求获取力量;也可能是越过海洋、翻过山谷后,矗立在眼前的绝美风光;它像是一种神秘的存在,深藏于有关大溪地群岛的人民、文化和传统故事中。
与若依雅提岛共享同一片潟湖的塔哈岛很能代表大溪地式的生活态度——慢慢来,放轻松。对于游客而言,一旦踏足此地,会不自觉,或者说不得不放慢节奏。和大部分岛屿一样,塔哈岛只有一条环岛公路,如果碰上一辆货车在你前方龟速行驶,是找不到任何超车机会的。至于网络,基本是用不上的。
香草和珍珠,是塔哈岛的两大名物。岛上的环岛游览项目,主要以参观香草种植园和珍珠养殖场为重头。
香草豆荚生长在赤道两侧南北维度20度以内的热带和亚热带。从种植到第一次开花需要三年的时间。香草花清晨开放正午凋谢,意味着只有短短6小时,去完成极其精细的手工授粉环节。与世界上其他香草产地的制作工艺不同,大溪地香草的采摘是待其在植株上自然成熟变黑后才进行的,通常需要9个月。忙碌的采收季结束后,还要历经一系列繁复的筛选和处理步骤,比如每天由人工为每一根香草豆荚做按摩,目的是为了激发出它们独特的风味。
塔哈岛
塔哈岛的一位香草经销商向我们展示了几个本地香草品种。完全不同于印象中最为常见的香草棒,它们体型饱满,油分含量高,十分柔韧且可以灵活弯曲。大溪地生产的香草仅占全球总产量的15%左右,为顶级品种。香草商通常会将成熟黑色豆荚按照其大小和饱满程度分为A、B、C三类。A类和B类多为个头偏小偏瘦弱的豆荚,批发价格在大约美元每公斤;C类是个头偏大挺拔粗壮的豆荚,一般按根售卖,大约20美元一根。轻轻捏下,手掌就沾上了不少极为细小的黑色颗粒——香草籽。这些为高级西餐料理和甜点带来独特风味的香料,总算是见到了你们原始而真实的模样。工业化的人造香草精,虽然能合成出香味成分,却无法将香草曼妙的自然芬芳与味道复刻出来。如同所有大自然的产物,种植条件的细微差异就会影响香草荚的味道,这造就了每种甚至每根香草独特且微妙的味道。一袋大约3公斤重、专向全球各地顶尖chef供应的大溪地香草,竟然包含了种风味之多。
大溪地群岛的风光中,最吸引各国游客的可能就属潟湖了。任凭珊瑚礁外的深海波涛汹涌,颜色奇幻、清澈迷人的潟湖像一片平静的巨型泳池。而享有“太平洋的珍珠”美誉的波拉波拉岛,拥有最为令人迷幻炫目的潟湖。
塔哈岛
乘坐飞机从空中俯看,是观赏火山孤独耸立于潟湖之上的最佳视角。火山下沉、珊瑚礁上涨,天然隔离了外海的潟湖汇聚着大自然的祝福。不过真正想感受它的魔力,躺在那块类似冲浪板的paddleboat上,置身潟湖之中,才是最佳方式。正巧赶上周末,不少当地人也会带上浮板来潟湖消磨时光。最厉害的是一“船”三人,一人站在板中央划桨掌舵前行,另外两个伙伴一前一后两头坐着,平衡掌握得刚刚好。初次上阵者,可做不到宣传海报里那样划得悠闲自如。经历好几个回合扑通一下翻海里、狼狈奋力爬回板上,再来逐步试探,也就大概摸索出了一些平衡之道。索性在这里,干脆保持着这份随性的状态,随时去玩水、去参与水上项目,也随时等待南太平洋海风的微拂以及烈日的狠狠舔舐。计划带着精致妆容,在如同琉璃般的潟湖包围下拍下惊艳照片的,就打消这个念头吧。双腿微颤,在板上站立起来的那一刻,也可能是迎来更猛烈倾翻的时候。我决定干脆歇一歇,稳稳坐在板上,向眼睛看到的、最通透纯粹的那一片水域划去,居然到了海水最浅的地方,距离岛屿似乎已经很远,触底却只有一米深。
在波拉波拉岛还有一项热门项目是与鲨鱼和魔鬼鱼共泳。通常船长划着独木舟把游客带到近礁石附近的潜水点,用诱饵吸引黑鳍鲨和魔鬼鱼群聚,并提供游客水下拍摄,船长还会告诉游客抚摸魔鬼鱼的小技巧,就是抚摸它的光滑“翅膀”,它的背上皮肤就非常粗糙甚至有些扎手了。黑鳍鲨身长约1.5米,个性也是温驯无害。
坐在paddleboat上任其在潟湖飘荡,关于大溪地群岛的想象,在这一刻,可以得到完美解答。周围是难以言喻的静默,海面折射出的多层次色彩翻搅着思绪,而不远处的礁外,海域深邃、风浪难以预测。当地人早就嘱咐过,不要划去那里,珊瑚礁下沉的地方,深蓝色的海水仿佛随时会将人吞没……于我而言,大溪地群岛的魅力之一,正是一面野性自然,一面像被精致雕琢过的纯净美好。
图片:Danny
看往期精彩文章请戳▼
封面人物
马丽:另一面新鲜
封面人物徐璐:你看到的“闪光”背后是我的努力
封面人物
董又霖:叛逆着可爱
封面人物
朱丹:从此安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