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1.简介
a.外语名:BaffinIslandTundraWolf。
b.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极圈内,北大西洋
c.著名景点:塞皮克河、洛伦茨国家公园、查亚峰。
d.气候条件:寒带苔原气候
e.面积大小以及排行:加拿大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五大岛,总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平方英里)。
f.所属国家:加拿大
g.海拔:米-米
h.主要居民:因纽特人
i.岛上最高的山名:白朗希山
j.最大的城镇:伊魁特
k.岛上河流:其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为科克戴克河,此河同时也是西半球最大岛屿河流,流域面积可达7.16万平方公里,但长度未知。
l.所在洲:北美洲
2.巴芬岛岛名名称由来
内容
巴芬岛是以17世纪的英国航海家威廉·巴芬的名字命名的,他是第一个成功环绕巴芬岛航行的人,为了纪念他才把这里命名为巴芬岛。
3.巴芬岛的历史
历史内容
据传11世纪即有北欧人(莱夫·埃里克松)来此,-年马丁·佛罗比歇爵士(SirMartinFrobisher)探索西北航道时曾见此岛,后以17世纪的英国航海家巴芬(WilliamBaffin)的名字命名。
年,探险家威廉·巴芬是第一个成功环绕巴芬岛航行的人,此岛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巴芬岛上最大的城市是伊魁特(Iqualuit),它也是加拿大努勒维特地区(努纳武特地区)的首府,于年4月1日从西北地方独立出来的。主要居民是因纽特人(Inuit)。
自从年英国探险家带领三艘海船开向北冰洋深处,人类对北极的探险就从未停止过。在历经了地理扩张、争夺航道、猎鲸热潮、科学探险之后,北极探险旅行悄然兴起。随着各种户外装备的完善,去北极不再是探险家和科学家的专利,独特的地理风光、奇异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目光。
4.巴芬岛的简述
在格陵兰岛(与之隔巴芬湾)和加拿大大陆上的纽芬兰-昂加瓦半岛(与之隔哈得逊海峡)之间。属加拿大西北地区的巴芬行政区。为北极地带岛屿,岛长公里(哩),50km2(万平方哩)。一条冰川覆盖的山脊几乎纵贯全岛,有的山峰高达米(呎)。海岸曲折,多峡湾。除沿岸少数小村落外,岛上腹地无人居住。年东岸坎伯兰(Cumberland)半岛上建立奥尤伊图克国家公园(Auyuittuq)(面积km2),以保护北极地区的自然景物及沿海野生生物。北部发现有铁矿,西北端的纳尼斯维克(Nanisvik)为世界最北的采矿场(产银、铅和锌等)。
5.巴芬岛的气候特征(苔原气候)
苔原带冬季漫长、黑暗、严寒而干燥;夏季短促、多云、凉爽而潮湿,属于极地大陆性气候。太阳终年斜照。夏至前后所谓“夜半太阳奇观”在北极群岛上(除巴芬岛南部外)到处可见。麦肯锡河三角洲的图克托亚克图克每年冬季约有两个月是“长夜绵绵”,但夜并不是很黑,像拂晓一般,夏季约有两个月的时间太阳始终不落,每24小时在地平线是转一圈。由于太阳过于斜射,毫无暖意。不仅陆上终年封冻,北冰洋也终年封冻,完全无法通航,庞大冰块犹如岛屿缓缓移动。冬天所有苔原带沿岸冰厚达3米,要借助重型破冰船才能航行。夏季封冻的海域面积稍有缩小,大陆沿岸六至九月勉强可以行舟。这时极地东风盛行,风强浪涌,水中杂有浮冰,对船只的威胁很大。由于航行困难,苔原带的许多气象站不得不靠飞机供应物资。苔原带是极地大陆气团的发源地,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海洋气团对苔原带影响都很小,温带气旋的影响也很小,影响最大的是北冰洋气团。极地东风不仅异常凛冽,而且把浮冰吹向岸边,使气温更加下降。苔原带的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大都在-25℃以下,北极群岛大部分地方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而布西亚半岛南部以及阿克塞尔黑伯格岛附近一月平均气温则在-35℃以下。这里的七月比较温和,七月平均气温仍然在5-10℃之间。北极群岛的北侧是临近北冰洋的永冻层区,巴芬岛的东北沿岸有大量浮冰,所以七月的气温仍在5℃以下,夜间有时还结冰下雪。苔原带的无霜期多在40天以下,即使在它的南部也只有60天左右,地面以下不深处就有永冻层,不适于深根植物的生长,不能发展农业。苔原带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大多在毫米以下,在北极群岛的北部还不到毫米。拉伯拉多半岛的北部年雨量在毫米以上,是苔原上较湿润的地方。
6.巴芬岛的地理环境
巴芬岛,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加拿大西北地区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在巴芬湾以西、哈得孙海峡以北,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对。长千米,最大宽度千米。面积50.75万平方千米。西北-东南走向。地质构造为加拿大地盾的延续,地形以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山地高原为主,海拔-米,最高米。东高西低,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岛上绝大部分地区无人居住,巴芬岛沿岸局部地区有爱斯基摩人的小聚落,以渔猎为生。岛南部的弗罗比舍贝是全岛行政中心、毛皮货站,建有机场。坎伯兰半岛建有奥尤伊图克国家公园。北部有铁矿。岛上建有空军基地、气象站和雷达观测站。
7.巴芬岛形成过程
内容
巴芬岛是典型的大陆岛,因为海平面上升而与北美大陆相分离。下面我们开始简要分析:
第四纪冰期结束时,北美地区的冰盖退缩至北极圈内和高大山岳附近。冰盖的大规模融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这使得今天北极群岛周边一些低地区域被海水淹没,形成了一系列北极岛屿。
巴芬岛所在的北极群岛都属于典型的大陆岛,在第四纪冰期后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与北美大陆分离。
根据惯量力学原理推论中生代白垩纪地球受到金星的撞击,位置在太平洋15度N度W。巴芬岛是北美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受撞击后发生分离。
8.巴芬岛地理环境介绍
地理内容
巴芬岛所在的北极群岛都属于典型的大陆岛,在第四纪冰期后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与北美大陆分离。巴芬岛上地形较为多样化,有平原、低地、高原、山脉等。其东海岸都是山岭和高地,形成隆起的东部边缘,逐步向西低落,一直到西北边缘的福克斯湾沿岸低地平原区域形成海岸线幽深曲折的峡湾。据说北极群岛在地质上被分为北部的造山区和南部的中央稳定区。就总体而言,北部各岛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较高,为古生代褶皱山区,在地质上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而所谓南部中央稳定区包括加拿大地盾的北部和自然延伸的部分。在加拿大地盾北部部分,以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为主;而加拿大地盾向北自然延伸的部分正对应了群岛南部区域,是地盾北部和西北部的一部分狭长地带,在构造上则由石灰岩、白云岩和页岩等沉积岩构成。
9.巴芬岛简述
简述内容
巴芬岛(BaffinIsland)一译“巴芬兰”,是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屿。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对。巴芬岛上的山脉均高于0英尺(米)。山脊纵贯岛的东部,上覆有冰川。中西部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冷凉,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生活在岛上的爱斯基摩人以小聚为生。
巴芬兰岛,位于69°N72°W/69°N°W,巴芬湾以西,哈得孙海峡以北,东隔巴芬湾和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相望。该岛是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面积,平方公里(,平方英里),人口11,人(7年),主要居民为因纽特人。
摆渡岛航,风景导航,你我一起看世界。
注:以上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