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以及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相继召开,建科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建科院张国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二建公司陈晓鸿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岭南健康公司陈美英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建科院
聚焦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在建工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建科院年完成转企改制,年被广东省国资委确定为50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企业”,年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实现员工持股,年顺利进入上市辅导期,向IPO迈进。年,建科院经营总收入达到11.1亿元,同比增长17.0%;承接工程额累计17.64亿元,同比增长17.4%。
聚焦科改示范,打造国企科技创新品牌。年,建科院入选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建科院高标准建设广东省安管中心、住房城乡建设科创中心、生活垃圾分类中心三大省级科技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绿色建筑质量检验中心、国家装配式建筑质量检验中心、广东省绿色建设研究中心、广东省南亚热带绿色建筑共性技术工程技术中心和广东省BIM联盟等系列省部科技研发阵地;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工作室和绿色建设、绿色建材与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检测等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技联盟”,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技协同交流(峰)会,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拥有国内首个建设工程材料智能化检验实验室、全国民用最大风洞实验室、国内一流的人居环境实验室、国产最先进桁架式桥梁检测车、国内领先“步履式自移位自提升大吨位高应变检测平台”和国际领先的三维激光检测技术等。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1人,高中级职称人员人,博士后14人,博士30人,硕士人,成立建设科技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业涵盖50余个专业,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发展与质量安全保障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共承担政府科研课题50余项,拥有省部级科技奖80余项,获专利权余项、软件著作权项,主、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余本,系列科研创新成果位于广东省属研发型和高科技技术企业前列。
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国企改革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顺利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改选工作,设立4个董事会专业委员会,配强配齐了董监高,明确“三会一层”功能定位,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年,建科院成功入选省国资委及集团公司“五强五化”示范党组织创建,依托“党建+科研创新”,挖掘科改创新党建品牌,开展打造“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打造10个“建科星品牌”、17个特色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1+N”联系服务基层党组织工作。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所属单位和个人获评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省青年文明号、省工业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坚持履责担当,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年初,建科院成功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防疫通道”,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香港机电工程署等单位投入使用;协助省住建厅、应急厅等开展全省医学隔离观察点安全检查工作;仅用时百日成功研发“5G智能检测车”,助力广东防灾减灾;协助广州市照明建设管理中心投身每日的亮灯保障;响应国家号召和“一带一路”倡议,负责援建海外“萨摩亚文化艺术中心、友谊公园项目”检测任务;助力国家“脱贫攻坚”,为农村公路、扶贫公路质量检测提供志愿帮扶工作;积极参加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近5年累计捐款万元。
年,建科院党委将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建工集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建工集团“1+8+8”工作部署,锚定改革上市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发有为做好年全院各项工作,为建工集团实现“两个千亿”奋斗目标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建科院张国真
张国真,年加入建科院,现任创研院BIM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集团BIM竞赛第一名获得者。在工作中,张国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长期奋斗在项目第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胆开拓,围绕建筑信息化的应用落地不断创新,成为多个行业协会的青年专家,荣获广东省技术能手等30余项荣誉。
推动BIM技术落地,锐意创新,积极进取。近年来,张国真坚持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BIM技术发展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受到各BIM相关的行业协会、政府部门邀请,为推动广东省BIM技术应用落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进行项目BIM技术服务时,他坚持以身作则,遇到前沿问题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创新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多次参与广东省、广州市多个BIM标准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制定,并向全省各市进行技术公益宣讲。
坚守岗位职责,执着拼搏,践行使命。作为专业骨干,张国真本着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他长期深入施工一线,扎根工地,先后在厦门国际机场T4航站楼工程、深圳国际机场T3航站楼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实施的一线工作。在艰苦的工作中,他不惧困难,敢于啃硬骨头,攻坚克难运用BIM技术积极配合项目管理,为项目节省工期,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他带领团队在大项目历练中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积极总结实践经验,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程师。
坚持群众路线,尽心尽责,任苦任劳。在担任支部委员期间,他主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助力所在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组织。在担任部门工会副主席期间,他积极配合上级工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并且紧密联系群众,诚恳听取、反映部门同事意见,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获评“优秀工会干部”称号。在担任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期间,他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要求,达成各项安全指标,部门获评安全生产示范部门,被评为“先进安全生产工作者”。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二建公司陈晓鸿
陈晓鸿,现任二建公司副总工程师,第六工程处副经理、总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建筑施工最前沿,直接参与完成的工程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约53.2万㎡,市政桥梁、道路、城际轨道交通等路线总长度约14.4公里。身为共产党员和企业技术骨干,陈晓鸿敢于担责、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带领员工打硬仗、攻难关,在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多次被评为集团和二建公司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曾荣获“省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省土木建筑优秀科技工作者”“汕头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连续五年荣获“集团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陈晓鸿长期从事工程技术创新研发与技术管理,是汕头市高层次人才,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业协会和汕头市住建局专家库专家。他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在工作中善于用新途径、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获得省级以上工程奖项7项、国家专利17项、省级行业技术奖5项、省级工法10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多项。尤其是其负责的亚青会运动员村项目、汕头新津河大桥项目,陈晓鸿在滨海吹填造陆区就地固化施工技术、水滴形主塔爬模施工、水滴形混凝土主塔结构与钢箱梁、桥面板协作体系研究应用等方面,取得卓著成效。陈晓鸿主持及参与“滨海沉积区特大桥超长桩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了一批国家专利技术、省级工法、国家QC成果、国家BIM技术研究应用成果等,积极为行业技术发展贡献才智。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岭南健康公司陈美英
陈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发热门诊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她以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强烈的责任心,救危解难,守护生命,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
善创新敢作为,规范科室操作树立行业标杆。医院急诊科承担新塘片区大部分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坚持规范操作,没有一例医疗事故和纠纷。年,医院成立“陈美英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建立并完善了急性心梗、脑卒中、多发伤等多条急诊绿色通道,通过院前急救、胸痛中心、重症救治建设工作,构建一体化应急救治体系,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医疗品牌,大大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医院胸痛中心年获得国家级认证,年获评广东省胸痛中心基础版培训教育基地,急诊科荣获广东省质控金奖和广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勇担当讲奉献,疫情面前舍小家顾大家。广东医院为新冠医院。陈美英主动放弃与参加高考的儿子及家人团聚,春节期间50余天没有回家,带头坚守一线岗位。规范有效做好疫区返岗人员筛查、隔离病区人员管理、发热患者接诊工作,无一例漏诊及误诊,医护人员“零”感染,得到省国资委和增城区卫健局一致好评。年3月,陈美英被火线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获得广州市最美医师之“最美坚守者”、集团建功立业女能手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来源:二建公司、岭南健康公司、建科院
美编:广东建设报建舆工作室
审核:集团党群工作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