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AHP和EWCM的部分南沙岛礁战略价值模糊综合评价
作者简介:张荷霞(-),女,江苏张家港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遥感与GIS研究。
通讯作者:刘永学(-),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应用研究。近5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项目课题1项、项目子课题1项;主要负责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行业公益项目等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计算机与技术学科类EI论文30余篇、一级学报论文1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其中已授权9项(其中,第一发明人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7项。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20)、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4/10)、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测绘局,,3/9)、“十一五”测绘地理信息优秀青年贡献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3/7)等奖项。(信息来源: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网站)
南沙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周边国家争相抢夺的目标。目前,菲律宾已非法侵占我国南沙群岛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中业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8个岛礁,严重侵犯我国海洋权益与领土完整。
研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构建岛礁战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运用熵权系数法进行权重修正,通过矩阵运算,定量评价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战略价值,为我国制定海洋发展战略、解决中菲南沙争端、维护南海主权安全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条件、建设情况、地理位置、资源控制、战略潜力;二级评价指标中权重较高的有礁盘面积、平均高程、淡水资源、陆地距离、航线距离、辐射岛礁数、机场、建筑、人口;菲律宾非法侵占的8个南沙岛礁的战略价值呈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中业岛最高,马欢岛次之,北子岛、西月岛、司令礁较低,费信岛、南钥岛、双黄沙洲最低。
南海作为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的重要枢纽,不仅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与战略通道,而且是我国未来的能源接续区与资源基地,同时也是地缘政治与经济问题的多发区域。南沙群岛地处南海要冲,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周边国家都力图以其为依托扩大战略纵深。
目前,南沙岛礁已成为周边各国争相抢夺和染指的目标。菲律宾于年最早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先后非法侵占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中业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8个岛礁,分割我国南沙海域达41×km2。近年来,菲律宾通过搜集“法理”依据、巩固军事占领、推行建制管辖和岛礁移民等方式,加强所占岛礁的管控力度,并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同时,在南沙海域多次驱赶我国考察船只、扣留我国作业渔船、拆除炸毁我国在无人礁滩设立的主权标识,公然侵犯我国海洋权益与领土主权,严重威胁中国国防安全与中菲双边关系。
面向我国海洋权益维护、资源能源开发、区域和平发展的战略需求,研究以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中业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为评价对象,结合层次分析法、熵权系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控制、战略潜力和建设情况5个方面出发,对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战略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以期为解决中菲南沙争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南沙群岛位于3°36′-11°57′N,°06′-°50′E,北距中国西沙群岛约km,南距马来西亚沙捞越海岸约km,东距菲律宾巴拉望岛约km,西距越南海岸约km,南北长约0km,东西宽约km,海域面积约82×km2。南沙群岛主要由约个岛、礁、滩、沙洲组成,岛礁面积近20km2,是南海诸岛中分布最多、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最北为雄南礁,最南为曾母暗沙,最东为海马滩,最西为万安滩。
图1研究区位置与遥感影像
目前,菲律宾共非法侵占南沙群岛8个岛礁(表1),北子岛、中业岛、南钥岛、西月岛、费信岛、马欢岛和双黄沙洲集中于南沙群岛北部,司令礁位于南沙群岛东部,构成了从北子岛到司令礁约km的岛链区,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约km。其中,中业岛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岛,被菲律宾政府设为南沙群岛指挥中心;西月岛是南沙群岛第三大岛;北子岛是南沙群岛第五大岛,也是南沙群岛最北部的岛屿;南钥岛是南沙群岛中海拔最低的岛屿。
表1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信息
名称
地理位置
侵占时间
北子岛
11°27′40″N,°20′05″E
年
费信岛
10°49′00″N,°49′30″E
年
马欢岛
10°44′00″N,°48′00″E
年
南钥岛
10°40′20″N,°25′20″E
年
西月岛
11°05′00″N,°00′00″E
年
中业岛
11°03′40″N,°16′20″E
年
司令礁
8°22′00″N,°13′00″E
年
双黄沙洲
10°43′20″N,°20′40″E
年
研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ComprhnsivEvaluation,简称FCE)为基础,构建岛礁战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rarchyProcss,简称AHP)确定权重系数,运用熵权系数法(EntropyWightCofficintMthod,简称EWCM)进行权重修正,通过矩阵运算,得到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战略价值综合评价结果(图2)。
图2技术流程
岛礁战略价值涉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控制、战略潜力与建设情况等因素,研究从数据的易获取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出发,选取与岛礁战略价值相关的20个因子,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图3)。
图3岛礁战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采用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EMCW方法进行权重修正,得到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战略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表2)。
表2岛礁战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一级评价指标
及权重
二级评价指标
及权重
综合权重
自然条件
0.
岛礁面积
0.
0.
礁盘面积
0.
0.
潟湖面积
0.
0.
平均高程
0.
0.
淡水资源
0.
0.
锚地状况
0.
0.
地理位置
0.
陆地距离
0.
0.
航线距离
0.
0.
海峡距离
0.
0.
资源控制
0.
油气盆地距离
0.
0.
钻井平台距离
0.
0.
渔区距离
0.
0.
铁锰结核距离
0.
0.
黄铁矿距离
0.
0.
有用重金属距离
0.
0.
战略潜力
0.
辐射岛礁数
1.
0.
建设情况
0.
建筑
0.
0.
人口
0.
0.
码头
0.
0.
机场
0.
0.
由表2可知,在一级评价指标中,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条件、建设情况、地理位置、资源控制、战略潜力。其中,在自然条件中,礁盘面积、平均高程和淡水情况反映了岛礁的自身条件与发展潜力,是岛礁建设的关键,较为重要;在建设情况中,机场、建筑和人口反映了菲律宾对岛礁的实际控制能力,是岛礁占领的关键,较为重要;在地理位置中,陆地距离和航线距离反映了菲律宾对岛礁的可达性控制能力,是岛礁补给的关键,较为重要。此外,资源控制反映了岛礁对海洋资源的获取能力,战略潜力反映了岛礁对周围环境的辐射能力,分别是菲律宾占领岛礁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研究根据FEC方法,结合综合评价模型与综合权重,得到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战略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3),由高到低依次为中业岛、马欢岛、北子岛、西月岛、司令礁、费信岛、南钥岛、双黄沙洲。
表3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战略价值综合评价结果
岛礁名称
战略价值
北子岛
49.88
费信岛
35.45
马欢岛
64.17
南钥岛
29.21
西月岛
48.46
中业岛
91.19
司令礁
42.74
双黄沙洲
28.75
定量化的评价结果揭示了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战略价值差异性:
(1)中业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91.19,是菲律宾占领南沙岛礁中战略价值最高的岛礁。自然条件优良,可达性较强,辐射能力较强,对油气资源、渔业资源、铁锰结核资源、黄铁矿资源和有用重金属资源的控制能力强。目前,菲律宾已将中业岛设为占领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岛上驻军约40人,渔民约人,建有1座军用机场、1座瞭望塔、2座高射机枪等军用建筑以及1所“市政厅”与“选举办公室”、1家商店、多座民居等民用建筑,岛礁建设最为完善。
(2)马欢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64.17,是菲律宾占领南沙岛礁中战略价值第二高的岛礁。自然条件良好,可达性强,辐射能力较强,对渔业资源和铁锰结核资源的控制能力强。目前,岛上驻军约20人,建有1座小型机场、房屋若干,岛礁建设较为完善,仅次于中业岛。
(3)北子岛、西月岛、司令礁的综合评价结果为40-50之间,是菲律宾占领南沙岛礁中战略价值较低的岛礁。三者的自然条件良好,其中,北子岛可达性较强,辐射能力强,对油气资源、渔业资源、铁锰结核资源、黄铁矿资源和有用重金属资源的控制能力强,岛礁建设情况较差;西月岛可达性强,辐射能力弱,对渔业资源和铁锰结核资源的控制能力强,岛礁建设情况较好;司令礁可达性弱,辐射能力较弱,对油气资源的控制能力强,岛礁建设情况较好。
(4)费信岛、南钥岛、双黄沙洲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低于40,是菲律宾占领南沙岛礁中战略价值最低的岛礁。三者的自然条件与建设情况均较差,其中,费信岛可达性强,辐射能力较弱,对渔业资源和铁锰结核资源的控制能力强;南钥岛可达性较弱,辐射能力较强,对油气资源、渔业资源、黄铁矿资源和有用重金属资源的控制能力强;双黄沙洲可达性较弱,辐射能力较弱,对油气资源、渔业资源、黄铁矿资源和有用重金属资源的控制能力强。
由于现阶段南沙局势的复杂性,实地调查工作困难重重,很多资料陈旧、缺失、不完整,尤其是南沙岛礁的自然条件数据与建设情况数据,往往只能依据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分析,导致引用数据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加大对南沙群岛基础科学的调查力度,是南沙群岛自然地理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主权完整的迫切需要。
在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受到主观认知和数据获取的限制,可能造成对一些重要影响因子的忽视或重视不足,降低评价结果的精度。因此,研究拟进一步规范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综合评价模型,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对菲律宾占领的南沙岛礁进行战略价值评价,为解决中菲南沙争端、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菲律宾共非法侵占南沙群岛8个岛礁,多次在黄岩岛、美济礁、仁爱礁挑起事端,如果将这些岛礁连成一条线,就形成了一道南海的战略防线,严重威胁我国南海主权与国防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岛礁的实际占领和控制,有效扩大中国在南海的战略纵深,形成完备的岛礁战略网络体系,防止菲律宾进一步蚕食我国南海岛礁。
张荷霞,刘永学,李满春,赵赛帅,程亮.基AHP和EWCM的部分南沙岛礁战略价值模糊综合评价[J].海洋通报,2,33(4):-.有删节,为方便阅读省略了参考文献及其标记,详见原文。
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配图来自网络,若侵即删。
集思广益,思睿观通,
知识的聚合与分享,会产生的新的、更大的价值!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