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方兰
手术伤害导致术后急性的疼痛,急性的术后疼痛是恶性循环,可以导致焦虑,失眠及交感神经兴奋,心肌的缺血和耗氧量的增加等,因此完善的术后镇痛不仅能够明显的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改善手术后病人的长期预后;如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减少慢性或持续性疼痛等;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analgesia)技术是指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这同措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使副作用减少到最少;因此,术后多模式镇痛是镇痛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何有效的进行术后多模式镇痛,我们来听一听医院的胡兴国院长有怎样的见解。
视频解答:
多模式术后镇痛的方法有:阿片类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与NSAIDs联合;阿片类与曲马多或NSAIDs联合;阿片类与局麻药联合用于PCEA;阿片类药物复合氯胺酮、可乐定等;其中布托啡诺为K受体激动剂,μ受体激动-拮抗剂,其镇痛效价是吗啡的4-8倍,哌替啶的30-40倍;与芬太尼比较,1-2mg的镇痛强度相当于50-μg芬太尼;再次,布托啡诺的呼吸抑制为吗啡的1/5,且存在封顶效应(4mg为封顶剂量),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几乎无耐药性;临床无烦躁不安焦虑等不适感;很少引起胃肠活动的减少及平滑肌痉挛,临床使用中无欣快感,躯体依赖可能极低;与地佐辛相比,布托啡诺的起效时间较快(IM10min),而地佐辛的起效时间为IM≤30min,IV≤15min;同时,布托啡诺的半衰期(2.5-3.5h)较地佐辛(2.4h)长,因此布托啡诺比地佐辛更适用于术后多模式镇痛。
长按识别白癜风发病的机制是什么白癜风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