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行动的戏剧
——观淮剧《小镇》有感
鲁太光
看完徐新华编剧、卢昂导演、江苏省淮剧团演出的淮剧《小镇》后,相当兴奋。毋庸讳言,这是一部传统戏,但却充满现代意识。更可贵的是,现代意识不仅与传统形式毫不违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艺术感。换句话说就是,现代意识与传统形式的有机结合,使淮剧《小镇》展现出不一样的戏剧品格,即这是一部“行动的戏剧”。
这部戏剧的行动性,主要体现在层层推进的戏剧主题上。首先,这是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戏一开场,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民间小镇图,美味飘香,情义荡漾,令人心安。随着主要人物朱文轩登场,小镇人知书达理、安居乐道的形象更加饱满。然而,安恬祥和中,暗流涌动——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小镇传统已然瓦裂,利欲之心潜滋暗长。随着多年前在小镇得到救助的一位外地企业家要寻找恩人,并给予万元作为报答这个消息传开后,小镇更是陷入一场心灵危机。特别是一向急公好义、两袖清风的老教师朱文轩因儿子陷入债务危机,在妻子薛小妹哀告下,给朱老打电话,说自己是企业家恩人,意图冒领万奖金时,我们的心情第一次跌入低谷,为他的命运捏了一把汗。幸运的是,朱文轩最终迷途知返,当众认错,实现了心灵的救赎。
当然,这不仅是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更是一个文化救赎的故事。朱文轩的故事之所以牵动人心,让我们在观看时始终紧张不已,是因为他不仅代表他个人,而且还代表一种文化——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中国传统文化,因而,他的个人命运实际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它到底能不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在消费主义文化侵袭下持守住,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剧中时时作为背景音出现的《三字经》,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提示。幸运的是,朱文轩最终逆袭了,我们由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逆袭了,为小镇赢得一线生机,一线希望。特别是,老企业家的女儿姚瑶最终也未能找到救助者,更为我们埋下了一个深沉的伏笔——中国传统文化种子尚在,根脉尚存,值得期待。
如果放大点说,这部戏展示的还不仅仅是心灵的救赎、文化的救赎,而且还是小镇的救赎,甚至是小镇所象征的中国社会的救赎——这部戏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情感冲击力,这个背景不能忽视。我们都知道,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也遭到一定挑战,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剧中朱文轩提到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的“道”,就在一定程度上流失了。剧中朱文轩的儿子朱小轩之所以陷入债务危机,就是因为他交友不慎,为朋友担保贷款,朋友投资失败跑路,他不得不承担还债的后果。这就是道之不存的例证。我们要承认,这个故事有一定代表性。再想想近些年时时见诸报端的资本“暴雷”消息,我们的心情恐怕会更沉重。因此,这部戏为我们提出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守住人心、守住道义的问题。只有守住这个底线,中国特色“小镇”才能长治久安,人民美好生活才能有保障。由是观之,这部戏意义重大,它提出了一个极现代的主题: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筑牢文化基础。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信义”换成“信用”,则这部戏的主题更加重大,即剧中展示的信义危机不只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是资本主义全球发展带来的问题,只不过换了一个更加学理化的名称——信用危机。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则这部戏的内涵更为丰厚,即中国能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新的高级文化,助益全球发展。
正是这些层层推进、彼此伴生,愈来愈重大的问题,使我们思考、行动,使这部戏充满行动色彩。当然,对于一部戏来说,仅有主题的重大,并不意味着就是好戏——这也正是艺术所以为艺术的特质所在。这部戏之所以是“行动的戏剧”,还因为其美学上具有“行动性”。最主要的一点是戏剧冲突高度集中,令人震动、感动、行动。朱文轩意图冒领奖金,已经让我们震颤不已,然而,这还只是开始。原来不仅他意图冒领奖金,小镇上还有四位居民冒领奖金,只是由于朱老爱护他,没有当场公布他的名字,他才保住颜面。但更大的考验随之而来:冒领丑闻发酵后,为挽回小镇声誉,镇长竟跑到朱文轩家,“劝”他好好想想到底是不是自己帮了那位企业家,让他更加煎熬。经过一番灵魂搏斗,朱文轩好不容易摆脱心魔,去找朱老认错,没想到却获悉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多年前让小镇陷入信义危机的丢粮票事件,并非外乡人污蔑小镇,就是当年的朱老因为贫困捡到粮票后据为己有,虽事后想方设法弥补了错误,但为了“保护”小镇声誉,多年来一直忍受心灵煎熬,痛苦不堪,却不敢公开示人。他还以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劝说朱文轩“忍辱负重”,“继承”他的“事业”,“承认”自己就是那位企业家的恩人,“牺牲”个人,守护小镇声誉……在这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尖锐、不进则退、非人即鬼的矛盾冲突中,历经淬炼,朱文轩的内心终于强大起来——我们的内心也跟着强大起来——公开认错,不仅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而且纠正了朱老的错误,为小镇发展,赢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这样的矛盾冲突极富爆发力、行动性。
与之相应,演员的动作也极富行动性。比如,朱文轩给朱老打过电话后,内心惶惶,六神无主,走到街上,恰如小鼠,一举一动,令人同情,发人深省。再如,当朱老在“清白至重”的古钟前当众宣布意图冒领奖金的人员名单时,朱文轩和薛小妹以为在劫难逃,羞愧万分,演员的表演极其精彩,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两个大活人,而是两个鬼魂,在无休无止的自我诘责、自我审判、自我惩罚。这样的表演,在现代主义戏剧中比较常见,但在这部传统戏中,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部戏的行动精神,动人心魄。
行动的《小镇》,为传统戏剧的现代新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
作者简介:
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
往期推荐?季国平:为天下妻儿谋永远幸福
?宋宝珍:血雨飞花铸魂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