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事云也退莫耶斯的解职,或曹真之死

非曼联球迷挽留莫耶斯,一半是讽刺,一半是真心,他们担心甩掉了曹真的昔日霸主,会不会就此找到一个自己的司马懿?…………………………

文/云也退

苏格兰人大卫·莫耶斯被解职了。

消息出来,率先想到的是《三国演义》。过去读三国一半冲着孔明去的,单是草船借箭一折,明知是虚构,就爱反复地读,遥想军师稳坐船舱,听闻外边的箭矢之声的画面,好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赢家。及至成人,再读孔明故事就开始唏嘘他的难处,他的鞠躬尽瘁和出师未捷。还有一个情节,是无论怎样读,总也无法理解的:孔明为何逼死曹真?

说的是第一百回,蜀汉大军与曹真、司马懿军相拒于渭水。曹真不是对手,汉兵一胜再胜,将魏军玩弄于股掌之间,“曹真甚是惶恐,气成疾病,卧床不起。兵屯渭滨,懿恐军心有乱,不敢教真引兵。”闻讯后,孔明“大喜”,当即写了一封书信教魏军降兵带回去给曹真看。这是篇骈体文,内中有暗诩自己“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句,有明嘲曹真“都督心崩而胆裂,将军鼠窜而狼忙”句,也有“扫秦川为平壤,荡魏国作丘荒”这种典型夸饰之辞。孔明一心要曹真死,曹真也真的死了,同王朗差不多,“恨气填胸”,当夜死于军中。

孔明啊,你又何必,你莫非不知气死曹真,换来的是司马懿这个更可怕的对手?你当初不是还用过马谡的反间计,迫使司马回乡种地去了?的确,孔明也气死过实力不如对手的周瑜,但那是因为周公瑾阻挠了他实施三分大计,而且他也没能料到,温和派的鲁肃虽如其所愿地继任,却不幸英年早逝,间接导致了荆州之失。我后来推测,有两种可能:第一,孔明得意忘形,一胜再胜后低估了魏人的谋略与实力,气死曹真只图自己痛快,至多“扬我国威”罢了;第二,孔明神智清醒,他知道曹真死后将由副职司马懿顶上来,但他情愿与司马一决高下,或许他认为,只有对阵司马懿才能证明自己,只有在强强对碰中打垮司马懿,才能打服魏人之心。这很像足球界里的一种现象:在淘汰制赛事中,每个球队都希望抽一支上签以避开强敌,但主教练嘴上又说,夺冠者必须战胜最好的对手,否则不能服众。内心所想,出自理性,嘴上说的,则是顾及荣誉。古人与今人,在理性与荣誉的权衡上有本质不同。读三国,有时惊讶于理性之殊缺,不论赳赳武夫还是文官谋臣,皆好说各种大话,有些豪言简直莫名其妙,不知说话人自信从何而来。如战长沙,韩玄帐下的“校尉杨龄”阻拦黄忠出马,说,“不须老将军出战,只就某手中定活捉关某”。秦琪在黄河渡口拦阻关公,张嘴就是“你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祢衡、杨修、张温之辈各自夸海口。虎牢关外,吕布、华雄双双说下大话,前者说“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后者说“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结果关公斩华雄,只交待了一句“酒且斟下,某去便来”,高下立判,使虎牢关故事成为快意名篇。由此,我们知道话说得满通常没好处,只是那关公一战成名之后也染上了一样的病,在白马坡他说颜良:“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一切大话,满话,皆因荣誉而来,武将要立军令,文官将帅则好赌上颜面,人人都有极强的欲望,想直接得到承认、赞许、仰慕和服从。在祁山,司马懿告诉曹真,孔明之军必从斜、箕二谷过来,曹真不信,司马说,我俩分兵各守一谷口,“十日为期。若无蜀兵来,我面涂红粉,身穿女衣,来营中伏罪”。虽然打的是消极的赌,但高调示强之意,不亚于那些声称“敌军一千个来,一千个死”的武将。虽然古人也有辩证法智慧,“祸兮福倚,福兮祸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类,但在战场上,似乎这些都得让位于荣誉诉求,而同“死生有命”一样都属于战败后的安慰语。荣誉需要示强来博得,有多少武将听到主帅安排自己一触即退,以饵敌深入,第一反应都是老大的不乐意:你的谋略有辱我的威名。那些懂得示弱的人,善于骄兵的人,扛得住侮辱的人,例如在五丈原见诸葛送来女人衣裙而一笑置之的司马懿,则都上升到了军事家和战略家的级别,他们站在哲学家阿皮亚所谓“荣誉域”之外,他们的世界,武夫们不会懂。所以,对孔明故意气死曹真一事,我才总是耿耿于怀。如果会算,孔明就该留着曹真,假如他真有志于北伐大业的话;除曼联之外,所有英超球队和球迷大概都希望莫耶斯留任,让顶级联赛的江湖彻底洗牌。

球迷的心态很有趣,也很矛盾。他们都不希望莫耶斯走,可是每次对阵曼彻斯特联队,他们又要场内场外百般讽刺挖苦他,明知这样做可能会加速他的被解职。莫氏带队成绩惨淡,威风不再,球迷们盼着留下他作一个长期的笑柄——但是,残酷的职业足球,哪容得下此等成人之美?足球虽然不比战争,有一点却相似,那就是,任何一支球队都不能忍受本队一再地遭到失败——孔明逼死曹真,可能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曹真虽是皇亲国戚,要保是保不住的,对方不可能甘心长期受辱,来成全我灿烂的军功章。想来想去,这就是答案了。魏军更有力的人物随时待命,正如一支屡战屡败的球队,随时可能更换主帅来止血。无能的曹真留也留不住,干脆让他死吧。当人类逐鹿好胜的力比多从战争转移到足球这一最接近古之战争的竞技游戏之中,我们渐渐发现,高调是不明智的,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因高调而来的荣誉苍白无力。于是,所有情商高的主教练都学会了事先恭维对手,设法降低球迷的心理期许,转移和释放压力。这是一种现代的虚伪。古人虽然幼稚可笑,因为自不量力而枉送性命,可他们多么性情!他们立军令,发毒誓,打狠赌,迫使自己心口如一言出必行,对自己如此决绝,如此不留余地,千载之下,依然让人敬畏三分。“就当是攒人品了吧”,曼联的球迷一声叹息,为莫耶斯暗无天日的天盖棺。我们学会了反讽和自嘲,隐藏起真实和渴望。最近一两年,球迷之间风行替本方攒人品的游戏:人品,一种神秘的物质,与道德品质无关,却与冥冥的命运安排有关;它的总量是恒定的,这里瘪进一些,那里就会鼓出一块。攒人品的要义,就是牢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尽可能降低对未进行的比赛的期望值,并削弱已经取得的胜利的意义,为了在其他时候,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赛事里获得好运。我们处在一种截然不同的荣誉观里,我们固然不会去做杨龄、秦琪、华雄那样失败的笑柄,但胜利后的喜悦似乎也打了折扣。孔明那篇催命文章,写得委实不怎的,但他气死曹真,迎来司马懿,我看是出于一种荣誉感:我主动选择了一生中最强劲的对手,我死而无憾。在足球界,这种由自信撑起的荣誉感似乎也不多见了。非曼联球迷挽留莫耶斯,一半是讽刺,一半是真心,他们担心甩掉了曹真的昔日霸主,会不会就此找到一个自己的司马懿?某曼联球迷在微博上写了句话,倒可以安慰他们:从此曼联不再特殊,我们也将迎来主帅不断变换的日子。

云也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独立记者,书评人,译者,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

……………………………………

除今日推荐外,您还可“

作者名”看这些文章:

何三畏《我三十年来目睹的家国》

红肚兜儿《当我睡你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冉云飞《民国杰出的公共卫生革命者陈志潜(一)》

郑东阳《旧时刺客黄文雄》

《大家》版权说明:

  本   版权合作请联系:

  ipress

foxmail.







































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用法具体是怎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jtqk/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