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阻止暴行的,究竟是什么

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m.39.net/pf/a_5779550.html

最近看完了《血与火:坦格利安王朝史》第一卷,阅读过程相当愉快。虽说不像《冰与火之歌》一样是接连几天不眠不休看完的,但每次不得不放下这本书的时候,都会感到依依不舍。

这本书在名义上是一位学城学士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和整理的坦格利安家族来到维斯特洛后的历史,但实际上,当然都是马丁爷爷编的咯。

起初,我觉得煞有介事的马丁爷爷还挺可乐的,但读着读着,就发现果然“大爷定理”诚不欺我: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这本书讲述的坦格利安历史和《冰与火之歌》里的故事配合得严丝合缝,很多后面曾经引用的历史事件,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出处。

不仅如此,作者还构建出了一个远比《冰与火之歌》中的维斯特洛更加庞大、复杂的世界。毕竟《冰与火》中故事线只有50年上下(这还包括背景故事的发生时间),而《血与火》是从坦格利安家族迁移到龙石岛开始记述的,故事线至少有年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大家族的兴盛和衰亡、小家族对重要事件的推动、贵族成员和平民在历史故事中的形象、宗教在维斯特洛大陆上的发展,甚至狭海之外各个文明和维斯特洛之间的争斗与合作,都要徐徐展开。

但作者不仅做到了这些,在讲好大故事的同时,他竟然还讲出了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小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的让人敬仰、有的让人愤恨、有的让人怜爱……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真实可信。

纵使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在本书书名中赫赫出现的“血与火”。

最能代表血与火这一主题的是战争,而最惨烈的战争莫过于《冰与火》中多次提及的“血龙狂舞”。这是维斯特洛历史中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不仅死亡人数堪称数百年间之首,就连强大的龙族也所剩无几。下面是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残酷历程的一段描述。

战争之所以可怕,并不是因为其导致的伤亡、造成的痛苦,而是因为它会释放出人类心中最嗜血的一面,让曾经善良的人变成恶魔。所有暴行的实施都是为了满足施暴人心中杀戮和伤害的欲望。而在实施这些为他人带来的痛苦的暴行时,施暴人心中体味到的却是快感。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过是虚构的故事。

但这不仅仅是虚构的故事,马丁在虚构故事中参考历史事件的习惯很多人都知道,其背景有据可查,但比这些更加残酷的真实历史更是比比皆是(下一段为引用部分):

当天夜里,城市被占领,有名百姓被杀。但这只是开始;第二天早晨,罗马开始被猛烈洗劫。夜晚狂欢过后,极度激动的雇佣军开始洗劫教堂,并闯进女修道院强奸修女。人们看到西班牙部队的士兵对他们不幸的受害者实施恶毒的酷刑甚至切断他们的四肢。据说,贫穷的南意大利军队的士兵甚至洗劫了船夫简陋的小屋,夺走了茶壶和钉子之类的每件东西。其他报告表明,一些圣物被当作靶子,成堆的古代手稿被用作马的褥草,拉斐尔的壁画被长矛破坏,用很大的字母,刻上马丁·路德的名字。他们闯进并洗劫红衣主教和要人的宫殿,强奸妇女,脱光主人的衣服,使他们遭受严重侮辱,然后索取巨额赎金。对那些拿不出一笔赎金的人来说,死是幸运的。据一位同时代的目击者说:“地狱无法与罗马现在的情形相比。”

----保罗·斯特拉森,《美第奇家族:欧洲最强大家族缔造权利与财富的故事》

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西方的故事和历史。

但这不仅仅是西方的历史。当我还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清明节,学校就会带我们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里面的照片……我真的看不下去,不小心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几张,不仅让当时我的连做了几天的噩梦,甚至现在想起来,还会浑身发抖。

后来,随着了解更多的历史,看了更多书和电影,我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文明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好人,在平时的生活中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善行。但为什么一旦进入特定的情境下(比如战争),普通、善良的人就会变成比野兽还要凶残的恶魔了呢?

我想到的解释是,这种“恶”是人类心中不可移除的一部分,就像“善”一样,也像让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探索精神”一样。

但这难道可以成为人类对此无所作为的理由吗?对于无法治愈的疾病,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和突破,对于这个的问题,我想我们也不应该止步于此。

本来这是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但最近看的一部漫画为我提供了一些线索。这部名为《动物狂想曲》的漫画主人公是一只名叫格雷西的雄性灰狼,生活在一个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共同分享、平等生活的和平世界里。故事展开的契机是格雷西爱上了一只名叫春的雌性小白兔。他爱小白兔的平和善良,但同时他体内的强大原始欲望却在不断驱使他吃掉春……

超级推荐这部漫画!

说到这里,灰狼雷格西的所思所想仍然只停留在本能层面。但这部漫画的主人公不仅仅是一头普通的灰狼,他还拥有一个很多其他肉食动物不具备的特点:在外人看来,雷格西很“怂”。

作为一只身体强健的肉食动物,雷格西本应充满自信地生活,但他却是一只小心翼翼,甚至经常为自己的强大而感到羞耻的狼。而正是这样的“怯懦”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克制住了吃掉春的欲望。

同样的怯懦我们也在另一个人的身上见到过:《哈利·波特》中的罗恩。乍一看,罗恩似乎是三人小团伙中最不起眼的一员,不仅优点乏善可陈,缺点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怯懦”。但罗恩怯懦的外表下,却有着一样最宝贵的东西:普通人最朴素的“良知”。我一直认为,真正能战胜邪恶的不是哈利的果决和机智,不是赫敏的知识和智慧,因为这些东西都可以因为个人信仰的正义随时转变为“善”的反面。真正挡在残酷暴行前的,应该是因为心中的“善”而产生的那一点点犹豫不决。

可能,我们的怯懦并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如果对面的人就是你呢?

封面:漫画《动物狂想曲》

盼盼姐

Yourlikeslightupmyda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lshg/229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