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http://m.39.net/pf/a_4536628.html
★
“政治认同”的哲学诠释
★
★
★★★
★
作者简介:余露,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副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成员。
原文信息:原文发表于《伦理学研究》年第6期。
NEWS
当今时代,两大发展趋势并驾齐驱:一方面,理性多元文化越来越成为所有政治社会的共同特质,另一方面,政治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渗透日趋频繁且深入。因而,大力推进政治认同建设,凝聚社会共识、维系社会长治久安,是每个政治社会的首要任务。
为了寻求行之有效的政治认同建设进路,厘清“政治认同”(politicalidentity)的概念和内涵就成为必然之举。然而,现有的研究无论强调感情和意识的归属感等心理要素,还是将心理态度和实践行为并举,无一例外都单方面地讨论个体对政治共同体/社群的认肯,忽视了政治共同体/社群对政治认同主体的身份赋予。这无法直面身份政治/认同政治(identitypolitics)对政治社会的挑战,也使得政治认同建设进路之效力大打折扣。
本文从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出发,将“政治认同”视作个体在寻求“自我”及其本质特征时的一类特殊归属,即个体在认肯政治共同体/社群的同时获得某一特殊身份,并进而依此身份所要求的特殊规范进行实践活动。兼顾政治认同对象及主体的二元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认同政治对于承认的诉求,更有利于我们促进诸身份/认同进行“视域融合”,达成社会共识,形成政治认同。
一、从自我认同到政治认同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我是谁”的回答,即个体在大千世界中找寻到独一无二的“自我”,并进而依此行动。“自我认同”可以在两个层面被理解:在本体论层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