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1127/4525518.html
中国南海,感觉上它离我们很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理上它又离我们很远,国土的最南边就是南海的曾母暗沙。我们好像很熟悉,地图的右下角永远有它的“独特版面”;却又对它不了解,从没有深入走近过它的历史。今天小编就是来给大家普及真正的南海历史……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像颗颗明珠分布在烟波浩渺的南海上,它们与东沙群岛一起总称南海诸岛,共有多个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分布范围广阔,资源富饶,风光绮丽,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中国南海诸岛主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并由历代中国政府行使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国际社会也是长期予以承认的。
关键词:汉代从汉代开始中国拥有南海及南海诸岛主权
我国南海及南海诸岛从无名到有名,以及历代沿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早在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在南海之滨劳动和生息。春秋时期,楚国的辖境到达南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岭南境内设南海、象郡、桂林三郡,促进了我国南方的开发。到了汉代,南海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航线。随着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长期航行于南海的实践使我国人民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并随之成为开发和经营这些岛屿的主人,终于使这些岛屿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前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汉武帝刘彻开始,西汉皇朝多次派使者偕翻译人员乘坐中国制造的海船,经南海前往南亚各国进行国际交往和贸易活动。汉朝使者和航海家在航行南海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南海诸岛。
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缴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此处的“崎头”指岛屿,“磁石”之意即隐没水下的礁滩。《异物志》记载有南海诸岛产海龟和玳瑁。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记录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其载:“句椎去典遨游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
公元年至年,康泰奉吴大帝孙权之遣,前往扶南(今柬埔寨),航经南海,著有《扶南传》,写道:“涨海中,倒(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此处“珊瑚洲”指珊瑚礁形成的岛屿。这些史料的记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头”是我国古人对礁屿和浅滩的称呼;“涨海”即我国古代对南海最早的称谓。在古时,人们根据南海潮水涨退的自然现象,称南海为“涨海”。“涨海”、“崎头”、“珊湖洲”等,都是中国人最早期为所发现的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命名,已经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按国际惯例,南海及南海诸岛自汉代开始,已由中国官员及航海者发现和命名。因此,南海及南海诸岛的主权也就从汉代开始为中国所拥有。
年5月22日,宣德群岛七连屿位于永兴岛西南侧5海里处,由七个露出水面的小岛组成。西沙群岛中有七座岛礁紧密相连,渔民形象地统称其为“七连屿”。
年12月21日,正值冬季,在我国南部的海南省三沙市,温暖的气候、迷人的海岛、朴实的渔民、风光旖旎的日出日落,共同绘就一幅我国南海独有的瑰丽画面。
三线鸡鱼在软珊瑚中成群游荡。
年9月2日,三亚至西沙航线邮轮旅游首航,椰香公主号邮轮在三亚海事局海巡船的护航下缓缓离开三亚港。
永兴岛
黄岩岛
西沙七连屿
南沙美济礁
太平岛
南海诸岛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群: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它们是分布于大海之中的多座珊瑚岛、暗礁和暗沙。
这里发育着极具特色的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众多热带鱼、甲壳类(虾、蟹、藤壶等)、棘皮动物(海胆、海参、海星等),以及爬行类(海蛇、海龟等)最理想的场所。
点击图片看大图
图1
曾母暗沙作为南海最南端,首次出现在公开出版的地图中
年6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礁中英岛名,并公布“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这是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第一次“标准化”命名,首次将南海诸岛明确区分为4个部分: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并列出南海诸岛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只是略感遗憾的是,海南岛的渔民们本来为各个岛礁取了非常形象、写实的名字,但在这次统计时,却并没有全部采用,而且一些地名采用了英译名。
年4月,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是国民政府公开出版的第一份具有官方性质的南海专项地图,图中较为详细地绘制了南海诸岛,并将南海最南端标绘在大约北纬4°的曾母滩(今曾母暗沙)。从图1可以看到,曾母滩南边还有两个小点,那就是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
图2
地图上的九段线是如何产生的?
在中国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到南海周边有一条明显的断续线包围着南海,这些断续线共9条,简称“九段线”。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找到两张最具决定意义的地图,它们清晰地呈现了九段线产生的过程。老地图因为精度小而模糊不清,我们原样重做了。
图2这张绘制于年,出自地理学者白眉初所著《中华建设新图》中的《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相比年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这张图延续了最南端的界线,但有所发展的是:第一次在地图上用一条完整、连续、封闭的线将南海诸岛包括进来。这就是后来的U形线、今天的九段线的雏形。
图3
年4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决定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滩(今曾母暗沙),规定所有出版物均以此为标准。同年出版《南海诸岛位置略图》,该图标示了南海诸岛名称,并首次出现11条断续线,替代了白眉初的封闭海疆线。这11条断续线北起北部湾中越边界,位置约在东经°—°之间;东起巴士海峡,位置约在东经°—°;最南至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图3)。
年,11条断续线变为9段,各段位置有所变动,但自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最终确定,并延续至今。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年1月刊
美景分割线《中国国家地理》年01月刊摄影/吴立新
9年,编辑部曾去曾母暗沙考察,并把写有“中国国家地理”字样的主权牌投放在了曾母暗沙的礁石上。3年过去,晶莹剔透的主权碑与娇艳的珊瑚似乎已经长在一起。曾母暗沙位于水下较深处,人为破坏少,水下珊瑚生长良好,照片上可以看到鲜艳的红色柳珊瑚和软珊瑚,柳珊瑚身上还栖息着一个黑色的海百合,但是尚无造礁石珊瑚。
《中国国家地理》5年10月刊摄影/王宏伟
这就是漂浮在南海海域上的岛屿,星星点点,美丽异常。
《中华遗产》年08月刊摄影/李滨
未被惊扰的船货:当水下考古队员在南海西沙海域发现华光礁1号时,满船的外销瓷器大都保持着装船时的模样。因为这些货物都是按照船舱的空间布局紧密摆放的,所以即使沉船的木结构已经腐朽,也可以根据船货的堆积,推测出沉船的原貌。
《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月刊摄影/吴立新
除了南海,中国恐怕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轻易见到遮天蔽日的鱼群了。仅在南沙群岛,鱼的种类就多达种。上升的海流为岛、滩附近的水域带来丰富的养分,珊瑚礁更是为各种鱼类以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月刊摄影/吴立新
湛蓝的海面上一座简朴而凝重的建筑物巍然屹立,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驻赤瓜礁防卫哨。赤瓜礁位于北纬9°43′,东经°18′,是南沙群岛九章群礁西南端的一个珊瑚礁,著名的“中越3?14海战”即发生于此。从年我国海军首次在赤瓜礁驻军,20多年来赤瓜礁防卫哨历经变迁,从最初的“茅棚”到后来的“钢凉亭”直到今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月刊摄影/吴立新
在去往曾母暗沙的途中,马来西亚的油井到处可见。潜到水下,只见井架的基部已经长满了厚厚的珊瑚礁,这样的场景告诉我们,油井竖立于此已经很多年了。珊瑚礁上,活体的珊瑚团色泽鲜艳,纤细的触手在海水中轻轻摇摆。很多叫蓝圆鲹的小鱼集群游弋,井架和珊瑚为它们提供了栖息、觅食、产卵、繁殖的场所。
《中国国家地理》年08月刊摄影/兰建琼
远处的永兴岛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片绿林,看上去寂静无事,但近处的一片巨浪正翻滚而去,即将撞击在岛屿外沿的珊瑚礁上。在南海的几个珊瑚礁群岛中,永兴岛所在的西沙群岛拥有的珊瑚礁体最多,正是因为那里的风暴最多。如果说三沙市的成立展现了中国人的珊瑚精神,作为三沙市政府驻地的永兴岛,便是这种精神的核心地所在。
《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摄影/吴立新
南沙海域的珊瑚种类最丰富、造型最漂亮!透过摄影师的镜头,琼台礁海下蓊蓊郁郁的珊瑚得以清晰呈现。这里的珊瑚茂密、肥美,水下就像是由珊瑚组合而成的热带雨林,或是珊瑚国家公园。因为摄影师特殊的构图,使画面形似地球仪,但是构成地球仪主体的是珊瑚海,岸上的陆地部分,只是视野尽头的一抹天际线。
狭义的珊瑚是指珊瑚虫,但广义的珊瑚则包括由众多珊瑚虫及其分泌物和骸骨构成的组合体,如珊瑚树、珊瑚礁等。珊瑚向下的生长以阳光能照射到的位置为限,琼台礁所在的南沙海域,阳光能照射到水下40米深处,所以南沙海域算得上是我国珊瑚种类最丰富、珊瑚造型最漂亮的地方。即使你对珊瑚的形成和构造所知不多,面对这片色彩饱满的珊瑚海,也会被深深打动。
《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摄影/杨少松
高潮时的黄岩岛只剩一块大礁石
这块从一片浩渺的纯净海水中挺立而出的不大的岩石,就是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黄岩岛的主礁南岩,是不是难以置信?可能因为“黄岩岛事件”的爆发,才使很多人第一次听说“黄岩岛”之名。但即使如此,了解仍然十分有限。
黄岩岛是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事实上,黄岩岛是一个典型的大环礁,即涨潮时环礁全部被淹,除了一块大礁石,即图中呈现的这块纹理清晰、造型独特的南岩。但即使只是这样一块在高潮时露出水面的岩石,也因为它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而别具深意。如果换个角度,从10公里外的海底往上看,这块面积仅有3平方米的岩石,却是高达米的陡峭“高山”的峰顶。
《中国国家地理》年07月刊摄影/兰建琼
甘泉岛:最好地呈现了三沙市的多重同心环状景观
安静地躺在一片深蓝色海水中的甘泉岛(属西沙群岛),以其丰满的层次,最好地解释了环礁所构筑的多重同心环状景观:躺在最核心处的,是一小片稍微凸起的灰色土壤,它们也许由潟湖演化而来;往外,是一片环形的茂密树林,岛上那口水质甘美的淡水井,便掩映在这片树林里(“甘泉岛”由此得名);银白色的沙盘是这片树林的花边;花边外,是更为巨大的礁盘。这种同心环状结构,有点类似北京城的格局,北京城就是由一条条环形路组成的同心环状结构。
这是老年时期的环礁,已经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灰沙岛。岛上植被茂密、有淡水、有土壤,完全具备人类居住的条件,但因为是军事禁区,目前尚无居民。
《中国国家地理》年05月刊摄影/吴立新
透明度最高、水色最美的南海水。说南海是中国最美丽的海,从这张图上可见一斑。这张图拍自南沙群岛中的赤瓜礁,摄影师将镜头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当一个潜水者从远处游来时,他立即按动了快门,眼前一切清晰呈现。从图中可见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的海水透明度是如何之高,海水如何之蓝。位于近海的渤海、黄海、东海的海水与南海相比,那是太相形见绌了。
《中国国家地理》年03月刊摄影/陈俨
作为大型群居性海鸟的红脚鲣鸟,在世界各大热带海洋都有分布。中国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在上世纪50年代还有数以千计的红脚鲣鸟生存,不过随后受到捕杀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绝迹,目前只有西沙群岛的东岛是迄今所知中国唯一生活和栖息鲣鸟的地方。
《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月刊
南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岛上有淡水,土地肥沃,遍地椰树、木瓜和香蕉,具有南沙群岛中其他任何一个岛屿都无法比拟的生存优势。年,国民党政府派遣海军收复南沙,以旗舰“太平号”命名了该岛。现在太平岛处于台湾当局的实际控制中。
《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月刊摄影/兰建琼
中国的珊瑚岛只分布在海南、广东和台湾三省。它是由海洋中造礁珊瑚的钙质遗骸和石灰藻类生物遗骸堆积形成的岛屿,基底往往是海底火山或岩石基底。图中这座珊瑚小岛位于西沙群岛,另外,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和澎湖列岛都是在海底火山上发育而成的珊瑚岛。
《中国国家地理》年1月刊摄影/吴立新
中沙群岛周边是海盆,海水深达几千米。大环礁的外坡呈阶梯状:第一级阶梯在水深米处;第二级阶梯的水深已达0多米;第三级更是深达0多米。从0多米的海底直升到海面附近,这在南沙和西沙的岛礁中很少见。水下的礁坡上生长着块状和表覆状的石珊瑚和软珊瑚,石珊瑚又以图中这种个体较大的双星珊瑚和滨珊瑚为主。
心痛分割线弹丸礁(被马来西亚非法占据)该岛原来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后经填海造陆,面积增至0.35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第一大人工岛。岛上还建有飞机场,并经营着一个世界级的潜水胜地,但由马来西亚运营。——《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费信岛(被菲律宾非法占据)岛上林木茂盛,鸟类丰富,面积约0.04平方公里。菲律宾的驻军每年都定期来此巡逻。——《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敦谦沙洲(被越南非法占据)“敦谦”之名,是为纪念年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号军舰舰长李敦谦所得。岛屿长约米,宽约米,上面生长着四五米高的热带植物,水下还有面积庞大的珊瑚礁坪。——《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南钥岛(被菲律宾非法占据)岛礁呈三角形,总面积约0.08平方公里。该岛海拔1.8米,是南沙群岛中地势最低的岛屿,但是岛上林木茂盛,以中部的椰子林最为突出。——《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马欢岛(被菲律宾非法占据)该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长圆形,面积约0.平方公里。岛上生长有热带干旱植物,建有鸟类自然保护区,并被菲律宾用作巡视南沙群岛的总基地。——《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鬼喊礁(被越南非法占据)岛礁位于九章群礁西南端,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长约1.8公里,外形近似菱形,与由我国控制的赤瓜礁仅隔1.7海里。岛礁出水不多,多暗礁、险滩,每当夜晚来临,风浪不断拍打礁石,声音巨大而恐怖,遂被渔民们形象地称为“鬼喊礁”。——《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鸿庥岛(被越南非法占据)该岛形似椭圆,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位于郑和群礁南部边缘,距离由我国台湾控制的太平岛12海里。岛上植被茂盛,还有淡水井。——《中国国家地理》年06月刊读美书香∣阅读通往快乐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