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的战争,巅峰之战坎尼战役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总是被压着打,是非常不舒服的,对于罗马人来说尤其如此。一方面他们自身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另一方面作为罗马联盟的盟主,他们有义务维护联盟国家的安全。自从汉尼拔攻入意大利之后,罗马军团接连败北,以至于在上一次的特拉西梅诺湖一战中遭遇了惨败,使他们在同盟国家面前颜面尽失,也严重打击了他的荣誉感和自尊心。

费边出任独裁官之后采取了保守的策略,实际上在当时来说是最为可行的一套策略,不与汉尼拔发生正面冲突,只有在胜算极大的情况下才会与之交战。但是代价就是很多时候只能眼看着汉尼拔去摧毁同盟的城市,掠夺同盟国的村庄而无动于衷。

迦太基的军魂汉尼拔

最终整个罗马周边的同盟国家被汉尼拔洗劫了一年之后,罗马人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决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罗马人决定反击

公元前年,罗马人决定加强军事力量,竭尽全力与汉尼拔一战,力图消灭汉尼拔这根插在罗马本土的钉子。

当年,罗马人扩张了军队的规模,平时一般为四个军团,但是在这一年他们把军团的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构成如下:

罗马市民兵:步兵人,骑兵人,合计4人。

同盟国士兵:步兵人,骑兵人,合计4人。

全军:步兵人,骑兵人,合计8人。虽然罗马军团人数众多,但是步兵比骑兵则为11:1,骑兵人数较少。

罗马军团通常都有着严格的组织和纪律

此时的汉尼拔大军构成如下:

汉尼拔的部下:步兵人,骑兵人,合计2人。

高卢雇佣兵:步兵人,骑兵人,合计0人。

全军:步兵人,骑兵人,合计人。其中步兵比骑兵比例为4:1。

两军在人数上来说,虽然罗马人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从骑兵角度来说,罗马人的骑兵数量上少于汉尼拔,而且在质量上也远不如汉尼拔,汉尼拔从西班牙带来的骑兵中,最为精锐的就是努米底亚骑兵,自从进入意大利本土之后,这支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战役的关键时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年当选的两位罗马执政官分别是埃米利乌斯和瓦罗。其中埃米利乌斯有过丰富的带兵作战经验,而瓦罗则只是一名普通士兵,只是因为他公开宣扬与汉尼拔决战的言论得到了市民们的支持,从而在市民大会中被选举为执政官。

罗马的军团,当两位执政官都在的情况下,采取的是一人轮流掌管部队一天的制度。

交战前夕

罗马人组建好庞大的军团之后,就按照惯例沿阿皮亚大道出发了。他们来势汹汹,一心要为之前一连串的失败而复仇。他们自信满满,这次他们组织了一支史上最为庞大的军团,人数众多,而且英勇善战。

他们得知消息,汉尼拔已经离开了冬营地直接南下,于是两位执政官带领着8.72万的大军直接开到了南部的普利亚。

善于掌握情报的汉尼拔这次也不例外,他通过俘虏口中得知了追赶他的罗马军团的规模,以及罗马军团的构成、带兵执政官的情况都充分地了解到了。在知晓了罗马军团的情况后,汉尼拔就开始选择决战地点,他把战场设在了平原,以便更好地发挥他骑兵的优势,对此罗马军团也知道汉尼拔是这个意图,但是他们仗着人多,也把军队开进了普利亚平原,为的就是决战。毕竟当时的罗马重步兵名震天下,所向披靡。

汉尼拔则一路南下,直到奥方托河注入亚得里亚海附近的一片开阔的平原才停下了脚步,随即攻取了附近一个名叫坎尼的村庄,这里是罗马同盟储存粮食的基地之一。

罗马人作为罗马同盟的盟主,禁止在同盟国内进行掠夺,汉尼拔的这一行为,无疑是要激怒罗马人在这里与他展开决战,共同也可以让他的五万大军吃饱喝足,然后再和罗马人开战。意大利南部的众多罗马同盟国家都非常敌视汉尼拔,而汉尼拔必须要证明自己的武力才能真正地瓦解罗马的同盟国家。直到公元前年,汉尼拔也没有得到国内的援助,他一直都带领着一支孤军在罗马本土作战,而坎尼村庄的粮食也只能维持汉尼拔大军10天左右,对此汉尼拔到了这里以后就没有再走了,而是在此扎营,等待罗马大军的到来。

一路追过来的罗马大军在距离汉尼拔10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并在此扎营,两军隔着10公里的原野,开始了对峙,这一对峙就是两个月。这期间双方有过小规模的冲突,汉尼拔曾经派出人的部队挑逗罗马大军,罗马人也派出同样的兵力应战。就这样,小规模的战斗时常发生,但罗马方面的优势很明显,有一次罗马方面仅损失了多人,而汉尼拔方面则损失了多人,只不过汉尼拔方面损失的基本都是高卢士兵。这让罗马人认为如果这样打下去,获胜的一定是罗马人。

汉尼拔就像是一个赌博高手,他故意让对方不断地小赢,让对方觉得自己胜利在望,最终他要对手梭哈,抛出全部筹码的时候,他才会痛下杀手,一次性将对手的筹码全部赢到手。

罗马人不断地胜利,使得他们信心越来越足,他们甚至把军营扎到了离汉尼拔只有2公里的地方。就如特雷比亚和特拉西梅诺湖战役一样,汉尼拔总是希望在他理想的地点、时间开展,坎尼战役也是如此。为了让罗马人能够一次性抛出全部筹码,他装作在众多小规模战斗失利后,惊慌失措,萎靡不振,畏首畏尾的样子。

汉尼拔其实早就看透了罗马人的心思,他们非常警惕,想方设法不落入汉尼拔的圈套,对此汉尼拔的一系列举动使他们丧失了戒备心。

决战坎尼

公元前年8月2日,这天罗马军团轮到了执政官特雷恩蒂斯●瓦罗担任总指挥。这天早上,瓦罗就下令所有罗马士兵集合,在河的右岸集结,他选择了在河的右岸渡河。之所以不走左岸,是因为左岸地势平坦,有利于汉尼拔的骑兵冲锋,而右岸高低起伏,适合步兵作战。

见罗马人摆好了阵型,汉尼拔也率全军度过了奥方托河,并摆好了阵型。罗马军是一条直线,对此相对,汉尼拔是弓型阵型,中间凸起。

坎尼战役第一阶段对阵图

罗马人这一天的战术很明显,就是中间长方形的重步兵主力部队的作用就是突破对方的中央,然后大部队跟进,一举击溃汉尼拔大军。同时他还留了1万名士兵在后方小营地待命,他打算当步兵突入对方中央的时候再投入这1万人的兵力,争取一口气获得会战胜利。

但是汉尼拔并没有上当。会战开始后,双方先是采用了常规战术,分别与正面的敌人交战。汉尼拔的左翼对罗马右翼,中央的高卢步兵对战罗马人的重步兵,右翼对阵罗马人的左翼。战斗先在汉尼拔的高卢步兵同罗马轻步兵之间展开。

战役第二阶段,双方交手

在会战刚开始的时候,罗马人占尽了上风,他们在中间实现了突破,高卢士兵基本不是罗马重步兵的对手,纷纷败退。在对方凌厉的攻势下,高卢雇佣兵组成的汉尼拔军前队变成了凹形的弓形,汉尼拔之所以这样部署,就是为了让对方的重步兵在此耗尽精力,高卢士兵虽然步步后退,却还在抵挡。

正面交手后不久,侧翼的骑兵也展开了大战。汉尼拔的努米底亚骑兵锐不可当,但是罗马的骑兵队在面对着强大对手的时候也一步不退。此时在罗马重步兵的不断攻击下,汉尼拔的高卢士兵失去了战斗力,气势越来越猛的罗马重步兵节节胜利,他们步步紧逼。一路溃退的高卢士兵突然向战线的两侧散开,汉尼拔的重步兵出现在了罗马重步兵的面前,这些人都是汉尼拔从西班牙带来的精锐部队,硬生生地抗住了对方7万人的进攻。

而在侧翼,汉尼拔的骑兵部队逐步占据了上风,执政官埃米利乌斯带领的骑兵队被对方包围消灭,他的坐骑也在战斗中被杀,他便加入了重步兵兵团继续战斗。

执政官瓦罗的骑兵部队都来自同盟国,起初他们抵挡住了对方的进攻,但是他们追究不是骑术高超的努米底亚人的对手,最终也被击败。

就在汉尼拔的重步兵抵挡对方猛烈进攻的时候,撤离战线的高卢步兵和轻装步兵转移到了罗马军团的两侧,由于罗马的骑兵被汉尼拔击退,因此他们很快就完成了对罗马人的包围。

最后阶段,罗马人被包围

如上图一样,罗马人在汉尼拔的精心计划下,最终被包围。但是罗马人也不会轻言放弃,他们继续英勇作战,绝不投降。对于汉尼拔来说,这场战役胜局已定,接下来的就是歼灭对手。在战斗中,上一年度的执政官、指挥重步兵的塞尔维利乌斯阵亡,同时加入重步兵作战的埃米利乌斯也战死沙场。独裁官费边的副官米努基乌斯在战斗中被杀,加入骑兵队和重步兵的80名元老议员也在这一战中无一幸存,只有极少数人冲破了包围圈得以逃生。留在营地待命的1万名士兵由于没有接到指挥官的命令,悉数被俘。

担任这一天总指挥的执政官瓦罗只带着50名骑兵从战场侥幸逃脱,19岁的西庇阿也逃了出来,有名步兵和名骑兵向南逃到了距离坎尼10公里的卡诺莎。得知执政官逃了出来,坎尼会战附近的罗马士兵也逐步汇集到了这个地方,他们加起来已经不到1万人。

这一战,根据古人的记载,罗马人损失了7万人,而汉尼拔则只是损失了人,其中三分之二是高卢士兵。纵观整个历史,坎尼战役是罗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遭受重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iyaa.com/zyjr/234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