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塞巴斯蒂盎门进入阿皮亚大道
看完卡拉卡拉浴场,我们接着去了阿皮亚大道。
阿皮亚大道是古罗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政府修建的“大道”,B.C年开始修建,罗马当时处于共和制,由财务官阿皮乌斯拟定方案,经元老院批准,阿皮乌斯监造,B.C年完工,此时阿皮乌斯已去世。大道以阿皮乌斯的名字命名:阿皮亚大道。(阿皮乌斯也是首条水道的创始人,罗马的水道也是B.C年开建。罗马人的三大发明:道路、上水道、下水道。)
行走在阿皮亚大道上,仿佛听见了多年前气势威严的罗马军团隆隆的脚步声
现在大道两旁都是富人宅邸和墓地
阿皮亚大道第一段全长英里,此后朝东南陆续修建,最后修到了亚得里亚海边的布林迪西。罗马大道主干线大约8万公里,加上支线总长达15万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强大的路网,“条条大路通罗马”便是由此而来的。其后罗马军团许多次大战就是从阿皮亚大道出征,进入希腊,踏平巴尔干半岛,称霸地中海。
大道旁有一个过去的取水处,水龙头有些生锈,有骑行者在取水,我问他能喝吗?他说能喝。
罗马人修路最初的目的是便于军队快速移动,而大道同样可以为敌军使用,但他们根本不在乎,可见罗马人的强大和自信。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就不敢围攻罗马,担心周边部族部队通过大道快速支援,彰显了大道的作用。
大道两旁是开阔的草地
罗马贵族的指导思想是:征服异族,修通道路,让其自治,最终同化。大道的用途不仅只是军队使用,对于通商、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几乎就在同时,在中国,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意在防御外敌入侵。而罗马人在加紧修路,意在对外扩张。一个守,一个攻;一个封闭,一个开放,对比鲜明,结果也鲜明。
大道旁的小教堂
人类最早的道路是波斯人在B.C5世纪修建的,从波斯湾修到地中海,令古希腊人叹为观止。B.C年,罗马颁布“道路法”,规定每隔一罗马里(1.45公里)立石柱一根,这石柱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里程碑的雏形。其实里程碑是波斯人的首创,只不过是罗马人将其的作用制度化了。我们竟然在阿皮亚大道旁找到了唯一尚存的里程碑,激动万分!
当年的里程碑
这里留下了我的脚印
攻略:
从卡拉卡拉浴场出来乘路公交车便可达到阿皮亚大道的起点,步行也没多远。
公交车上的打卡机
摄影: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