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都说今年的高考数学卷,难度之大足以让人怀疑人生,也将会成为大部分届考生“最难以忘怀“的试卷。
随之而来的各种段子,也被各种群转疯了!
“我们都以为数学还是换汤不换药,结果今年厉害了,换了个碗。“
“考完语文:高考不过如此。考完数学:高考倒计时还有!“
不过,看过《少年时》的牛娃们应该偷笑了。为啥呢?《少年时》又押中了一道重点题!
就连我们看到“维纳斯”三个字及那张经典的图片时,不由得“哇!”一声,这似曾相识的图和数据,就在去年尖叫推荐的杂志《少年时》里翻到过!少年时编辑这时也说话了:
我们赶紧找来第02期《少年时·美之旅》这本书。果然在第17页看到了女神维纳斯就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说:来咯来咯,热点来咯。
图片来源:《少年时·美之旅》(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看过《少年时·美之旅》这本书的牛娃们,也就了解过维纳斯那0.:1的黄金身材,自然不会被“高大上”的题目和维纳斯的凝视而干扰。
相信这份比其他同学的”不慌“心态,能够让他们在高度紧张的考场环境下,更快知道这道题到底在考什么,做到真正的从容和淡定。
02
说实话,高考的难已经变成一种新模式,难到竟然要靠在数学中考美育,用跨学科的方式考察学生,来给学生的成绩做分层,以便区隔哪些学生可以上名校、哪些学生可以上本科线、哪些学生只能·······
可能你会说:现在考大学太容易了,哪有我们当年那么难?我们当年高校都没扩招!
现在,几乎每年都能听说谁谁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啦!谁家的孩子上了北大了!、似乎也没那么难。这次#高考数学难度巨大#,可能只是题目难度偶尔拔高的昙花一现,不用过分紧张。
下面一组数据,能够告诉大家,能考上大学的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是年左右出生的,每年全国出生人口大约万(%),其中,全国参加高考的人大约是万人(48%)。
?本科录取人数约万人(16%),也就是说,不管你被什么本科录取了,就算是最普通的三本,也已经是6选1的突出人才。
?一本录取人数是万人(6%),也就是说,不管能考上什么样的一本学校,都已经是16选1的精英了。
?高校录取人数约46万人(2.4%),也就是说,全国同龄人中只有2.4%的人能考上上高校。能考上这些学校的,也已经是40选1的超级精英了。
?高校录取人数约15万人(0.8%),也就是说,考上高校,实际上是战胜了99%的同龄人的。
?而清北录取人数约人(0.03%),这两所中国TOP2的高校。万里挑三,堪称人中龙凤。
所以,有些家长口中的“北大清华遍地是”,其实是“幸存者偏差”。因为高考真的太难了,绝大多数考生都“阵亡”了,我们只是没看到而已。
那么,面对如此之难,难到要靠考察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来区隔学生成绩的中国高考时,万千学生家长要如何应对呢?
03
憋慌,用中国老祖宗的智慧,那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更通俗的一句话:缺什么补什么。
今天我们隆重返团的《少年时》,就这样一套专门培养孩子跨学科能力的主题式系列丛书!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卖力”地值得推荐给孩子?
▼
先看在过去6年,
高考作文的题材都有哪些?
当然,人生之难,不限高考。
但,《少年时》给孩子的这份人生格局,不仅能助力孩子的高考之路,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智水平,帮助其在面对人生重大节点时,有足够的远见去做出正确的抉择。
《少年时》主题式丛书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头顶上浩瀚灿烂的星空;
一起看到MIT仿生学顶尖团队创造出的义肢,让在恐怖袭击中失去双腿的人重新起舞;
一起看到科学家培植的人造器官强大的修补能力,正在让人类的寿命增加;
一起研究人类是否可以像当初走出非洲一样,走出地球,寻求在其他星球上生存的空间。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孩子足不出户,就领略了世界之大,各个学科之美。
而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他们对科学和人文的浓厚兴趣,也在没有任何功利心的情况下,暗合了高考发展的趋势,让我们的孩子在数学或是物理、化学的考场上,面对人文知识的奇袭时,能够做到那份只属于大将的从容不迫和淡定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