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刚上高中那会儿,我也不知道是哪里灵光一闪,突然决定要开始打篮球。我带了一颗篮球去学校,把它放到我们班的讲台下面,中午、课间、活动课、体育课,一有空我就拎着球出去投篮。作为一个女生,我很幸运,因为这样“怪异”的行为不仅没有引来同学们的冷眼,反而让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一开始只是有一两个女生想要跟我一起投投篮,后来逐渐凑齐了足够打拍儿(打半场)的人数。随着我们这项活动的常态化、规律化,高三某班(我们是高一)的女篮也来跟我们挑战。人家都找来了,那我们也得有个队长吧。跑得最快的不是我,个子最高的也不是我,但鉴于我的球龄比其他人多几天,于是大家决定推举我为队长。虽然做了一些准备,但比赛当天的阵势还是吓了我们一跳。平时我们也打篮球,但都只打半场,人不齐的时候就打得比较休闲养生,很少有人围观。但这天可能有人事先做了一些宣传,等到比赛快开始时,预约好的一整个篮球场已经围了好几圈人。不知道其他队员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这个“队长”当时心里很是后悔:我怎么就一口答应下要比这场比赛了呢?好在裁判哨声响起后,我们都很快进入了状态。我们眼中的围观人群逐渐消失,看到的只剩下篮球、篮筐、队友、对手。很快,在我们熟练的配合下,我们队进了第一个球。一种兴奋的感觉从心中升起。小小的胜利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女孩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肯定,篮球从一种运动变成了一项事业,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愿意为之付出、拼搏的共同目标。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平时从未打过全场比赛,所以比赛从中段开始,我们队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体力下降的问题,越往后得分越难。所以最终,我们还是输掉了比赛。但比赛结束后,我们却都很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打完一场完整的比赛!从头到尾,没有人放弃,没有人认输。也是因为这场比赛,我们第一次发现了篮球的另一种乐趣。在注意到自己的短板之后,我们开始更加注重体能和技巧的练习,随着进步越大,得到的乐趣也越多。但最让人开心的还是从那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女生愿意加入进来一起打篮球。在打球和教人打球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原来根本说不上话的同学。一起打球的女生们也有不少成了好朋友。直到今天,我和她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是挚友,不仅如此,我们也是一起奋斗过的伙伴。以上,就是女子体育比赛对我的意义。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愿意打篮球或参与竞技体育的女生都是少数。对于已经成年的我来说,想凑齐女生打一场篮球,真是太难了。但是有关篮球的那段回忆对我来说却是一生的至宝,它不仅改变了我,也在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不仅如此,我相信篮球也改变和影响了我周围的一些人。虽然在我所处的环境中,篮球这项运动只能像火把一样,照亮围绕在附近的一小群人,但我能看到,运动的能量和魅力如星星之火一般遍布整个世界,一丛丛一簇簇地改变着各种国家、各种境遇的人生。我们在高中时,偶尔也会和男生一起打球,为了公平起见,通常双方都有数量相等的男生和女生。虽然作为事实早就已经接受,但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意识到男性和女性身体力量的悬殊差距。男女生混合打篮球的方式不能说毫无意义,但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确实都没有太大的乐趣。男生为了迁就女生,无法发挥真正实力;而女生也因为身体能力的局限性,无法从中获得像平时一样的积极体验。胜利不会带来成就感,因为那来自于迁就和不真实的对抗;失败只会带来绝望,因为面前挡着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就算自身再努力,也无法克服先天的劣势。这大概就是20世纪以来,现代社会单独为女子设立体育比赛的原因。虽然女性选手通常无法挑战全体人类更高、更快、更强的梦想,但是女性,生而为人,也有权去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能量。但随着愈演愈烈的平权运动,本着平等对待LGBT的精神,跨性别人士参加女子体育比赛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参见:《生为男儿的他如何斩获女子比赛冠军》)跨性别人士,乃至LGBT,都不应该因其性别上的特殊性而受到歧视或伤害,但这不应该以牺牲“生而为女性”的人的权利为代价。无论跨性别人士精神或心理上的状态如何,他(她)们的骨骼和肌肉在发育过程中只会遵循其天生的性别规律。所以,哪怕一个人通过医学方式从男性变成了女性,他(她)的运动能力仍然大体保持在男性水平上。所以当一位生物学意义上的女性和一位由男转女的跨性别人士进行体育比赛时,前者将毫无胜算可言。在一场无法获胜的比赛中,女性将无法感受到体育的乐趣。没有随着点滴进步而来的成就感、没有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没有齐心协力坚持到底的信念,有的,只是绝望。如果一个(群)人的权利,要以牺牲另一个(群)人的权利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平等和自由是否还值得人们去争取和捍卫呢?作为一个曾经因为体育比赛而获得启发和激励的女性,我希望任何其他生而为女性的人,也可以拥有通过体育比赛获得这些感受和乐趣的权利。盼盼姐
我喜欢不如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