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盘点一下今年发过的有用、好玩的文章,顺便加个原创标签、保护版权。
如果我说杨过是著名人类学家,你一定会觉得这是在扯淡:首先历史上压根没杨过这个人,其次人类学家又是个什么鬼?好的,给我5分钟,让我们来一本正经地,扯淡!
杨过,男,汉族,浙江嘉兴人,约生于南宋理宗年间,是我国宋代著名人类学家、民族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青年时代曾任南宋襄阳安抚使军事顾问委员会助理(委员会主席郭靖,常务副主席黄蓉),后与其夫人小龙女定居终南山,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杨过一生致力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调查和教学实践,无论西北大漠还是东海桃花岛,江南水乡或华山之巅,都留下了他田野调查(fieldwork)的足迹。其继承并发扬了全真、古墓等高等学府的研究成果,通过潜心研究和不断实践,秉承了已故学者王重阳、林朝英、独孤求败的理论精髓,在洪七公、欧阳锋等知名教授的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研究特色,兼容并包地吸纳了郭靖、黄蓉、周伯通与金轮法王的学术成果,是《九阴真经》《打狗棒法》《蛤蟆功》等学术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后人留下了《玄铁剑法》与《黯然销魂掌》等学术名著。其著作《黯然销魂掌》中理论与方法论更是启发并成就了知名学者张君宝(笔名张三丰)的学术人生,并直接影响了武当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而其对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考古人类学领域的独到理解,以及在抵抗外侮、促进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方面所作的贡献体现了我国人类学界的社会关怀与一代学者的人文素养,堪称一代楷模。
“神雕侠”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
早年求学的艰辛
尽管遗传学方面可以根据DNA中的相关信息来推测一个人的“天分”有几何,但文化人类学家则更愿意将个体的成就归因于社会环境塑造的文化人格(详见本尼迪克特与米德等人对于日本国民性与萨摩亚人青春期之研究)。
杨过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学术家庭,其母穆念慈早年曾跟随学界五大导师之一的“北丐”洪七公学习庄子,并对《逍遥游》一篇颇有心得;其父杨康曾赴金国皇宫大学留学访问,但因学术立场不同,归国后受到主流学界排挤并最终英年早逝。杨过生而未见其父,杨母亦于其11岁时抱恨离世。但早期的启蒙教育仍然在少年杨过的身上留下了印记。例如女学者黄蓉博士初见杨过,就根据其面对学术压力时“不向前跌,反向后仰”的特点中大胆推测其与洪七公理论系统之渊源,甚至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偏见转嫁于年幼的杨过。这导致因家学中断而没有机会得到更好启蒙教育的杨过错失了在桃花岛研究院的进修资格。当然,在某一个时期内,杨过曾有机会与欧阳锋相识。欧阳教授是来自西方、曾叱咤大陆学界数十载的学术大家,但因其坚持秉承西方价值观而受到本土学者的打压排挤。简短的几次会面对杨过来说甚至弊大于利——后来他因在与武家兄弟的论辩中使用了欧阳教授的理论而相继遭到桃花岛研究院与全真大学的退学处分。当然,对于一个优秀的学者来说,年轻时候的坎坷经历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与反思精神。帮助杨过能够最终走上学术道路、并区别于一般民间科学家的标志性事件,是其得到了古墓学院的破格录取。
少年杨过与同门的学术讨论(场面略激烈)
古墓学院名为“学院”(Academy),但并非“绝情谷专科大学”或“丐帮职业技术学院”之类民办院校(College)可比,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很多、院校所不能及的。学院创始人林朝英女士曾一度与学界五大导师之首的王重阳教授(建立了国内名噪一时的全真大学,是“全真学派”的领军人物)并驾齐驱,但却因彼时学界的性别歧视而未能获得应有的学术地位。学院至今保留着被誉为学术界理论圣经、万法之源的《九阴真经》,林朝英女士的一生也都致力于从该书中获取理论灵感,并在各个层面反思全真学派的理论缺陷。因此,对于正处于学术困境中的杨过来说,没有哪个院校比古墓学院更适合他进修学习。尽管时任全真大学管理委员会委员的丘处机、郝大通等人曾打算收回处分决议并恢复杨过学籍,但杨过还是义无返顾地凭借几乎天赐的offer进入古墓学院,并从此与“全真学派”划清了界限。
步入一流学术殿堂
古墓学院可谓彼时学界的集大成者,其学术传统兼顾上述二者并自成一体。它不仅具有详细的学科划分,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例如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寒玉床”,就是一件帮助学生入门的绝世良器。导师小龙女认为,“常人读书,就算是最勤奋之人,每日总须有几个时辰睡觉……但每晚睡将下去,思维潜意识不免如旧运转,倒将白天所学知识耗去了九成”。(金庸:,)而寒玉床能时刻提醒学生运用各种方式与遗忘相抗,“纵在睡梦之中也是练功不缀”。(这让笔者想到近来读到的“学霸的时间管理”类鸡汤软文——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所谓学霸,不是牺牲睡眠时间去读书,而是更合理地利用了休息时间,做了更多有意义的基础
性训练。但实际上早在南宋时期,我国学者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付诸实践。)
杨过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寒玉床的使用
杨过在古墓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导师小龙女学风严谨、学术功底扎实,她坚持去“应试化”的教育方式,以及古墓学院所秉承的“整体论”的研究取向,使杨过得到了系统的学术训练。后来,由于与导师产生误会导致杨过不得不中断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并最终未能获得任何官方授予的学位。但其随即开始了一段人类学家所必须经历的成年礼——田野调查,并在“田野”中不断锤炼所学理论,在各个分支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理论形成的历程
杨过的学术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博采众长:在古墓学院学习阶段
这一时期中他不仅系统学习了古墓学院的理论课程,同时有机会与学界五大导师中的三位(王重阳已去世多年)得以接触。可谓集国内学界成果之大成。
第二,去粗取精:古墓学院肄业至右臂受伤前
杨过青年时期与西方知名学者金轮法王教授的首次请教即收获到“博采众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驳而不纯”的警示,这也使青年杨过首次陷入到后现代的表述危机当中,并最终决定建设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三,大巧不工:遇到神雕助教后
我们都知道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本质,但“后现代”之后应当如何进行学科建设?这是西方学者众说纷纭且直接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学术悲剧。而此时的杨过回归原始经典,通过对独孤求败荣誉院士“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解读,回归到社会科学本身的哲学根基,并在神雕助教的帮助下,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理论取向。
第四,卓然大家:参加第三届“华山论剑”论坛后
通过对基本概念的重新思考与理论回归,杨过终于融会贯通了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理论成果,并从自然科学中汲取灵感。其著作《黯然销魂掌》的完成,标志着杨过理论体系建设的完成,同时,他也确立了我国学术史上最著名的人类学家的地位。
在各分支领域取得的成就
体质人类学
杨过首先显示出的人类学素养在于体质人类学方面。体质人类学是以研究人体特征和形成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侧重对人的生物属性以及(如果有)进化过程进行研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跟随导师史禄国进行人类学学习之初即从事了人体测量工作,虽然没有成果公布于世,但从诸多文本中提到的史禄国先生对其工作的不满意可以推测费先生在此领域或许并不擅长。
杨过在这方面的亦无著作,但却在实际操作中展示了高超的技巧。出神入化的“点穴”技巧自不必说,在方法论层面,杨过不仅能够按照正常逻辑顺序思考并以归纳法打通人体经络,同时来自于欧阳锋教授的“逆练”《九阴真经》亦教会了他演绎性的推理方法。当然,也许有些学者可能认为中国传统医学非科学。但即便是在西方人体解剖学领域,杨过也有不俗的成就。
曾就读于古墓学院莫愁分校的陆无双不幸骨折,杨过凭借着对人体骨骼的熟悉而为这个年轻的师妹接骨。充满戏剧性的是,陆无双幼年时期曾遭受双脚踝骨骨折的痛苦,当时为其进行治疗的民间学者武三娘由于操作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而导致陆踝骨错位并终生残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过在更为恶劣的环境下,“闭上眼睛,伸手摸到她断了的两根肋骨,将断骨仔细对准”(金庸:,)后通过树枝绑缚并完成了操作。考虑到宋代的人体解剖学发展状况,我们不得不赞叹杨过在体质人类学方面的造诣,再想到当代学子泡在体质人类学教研室中为一根锁骨是左边还是右边的而争论不休,当真令人汗颜。
语言人类学
同样令人赞叹的还有他在语言人类学(特别是民族语言学)方面的天分。在亚洲学术界顶级论坛“英雄大宴”召开之际,与会学者在会长选举办法方面产生了分歧。国内学者认为五大导师及其弟子代表了主流学界之“道统”,而西方学者认为实用主义对于解决国内社会问题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推举政治立场不明的藏传佛教代表金轮法王为国内学科带头人。此举引来诸多学者的不满。杨过通过过硬的语言学功底,在完全没有学过藏语的前提下,和藏族学者达尔巴用藏语深入交流,并在不借助任何音标字母和录音器材的条件下现场识记背诵密宗经典《降妖伏魔咒》,得到与会各方的称赞,最终平息了这场风波,使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然,我们研究人类语言的目的并不仅限于对语言的学习。语言人类学的一些学者认为,通过对不同群体使用语言和描述文化的研究有助于反思进化论的理论基调,其符号本质的能指与所指反映的是人的思维。(见博厄斯对因纽特语研究、马凌诺斯基《珊瑚花园和它们的巫术》以及我国学者罗常培《语言与文化》等研究)因此我们从杨过依靠“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个字与神雕助教的肢体语言中即可领会到前辈学者独孤求败的《玄铁剑法》这件事当中不难得出结论:一等学术在于思想的启发,二等学术在于知识的积累,三等学术在于就业的解决。凭借对寥寥数字的领悟即提升自身学术修养的杨过无疑是透过了语词而把握住了思维的本质。
杨过与神雕助教的非语言沟通
考古人类学
客观地说,杨过早年并没有在考古学方面展示出什么特殊才能,反而屡屡在这个领域栽跟头。例如童年时候的杨过第一次见到日后成为其师伯的李莫愁所遗漏的“冰魄银针”,见其镂刻花纹打造精致,便捡起把玩,殊不知该针表面附着的化学物质会引起皮肤过敏,严重者可致休克与死亡;见到柯镇恶遗失在铁枪庙的文物“屠牛刀”不知爱惜,仅将其视作一般刀铲,最终导致文物遭到严重损毁。若非当事人不予追求,恐怕童年时期的杨过即将面临被起诉索赔并承担法律责任的危险。
不过,古墓学院在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独到成就弥补了杨过这方面的不足。首先,古墓学院总校校址位于陕西省终南山地区,其建筑风格独特,内部构造复杂,每日起居学习的同时就可以了解一般墓葬结构;校园内诸多古迹雕塑石刻与木石机关随处可见,并收藏了大量稀世藏品与珍贵善本。在硬件设施方面,各类实验室和教学器材一应俱全,甚至会将教室按照教学需要做成“前窄后宽,成为梯形,东边半圆,西边却做三角形状”,以便于“前窄练掌,后宽使拳,东圆研剑,西角发镖”。(金庸:,)无怪乎杨过在随后对绝情谷专科大学进行交流访问之际,极为敏锐地观察到剑室门口隐藏的“八支匕首”的装修特色以及隐藏于丹青作品之后的玄机,并准确定位了“君子”、“淑女”两支宝剑的艺术价值。而十六年后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在对郭襄进行的集体拜访并转达杨过对其的问候时,送上的各类珍贵藏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年时期的杨过在文玩收藏领域的地位。
杨过与导师小龙女在墓葬发掘现场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广义的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也就是英国所谓的社会文化人类学和欧陆的民族学。我国学术界中,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南派学者沿袭了美国的以注重历史研究为导向的四个分支学科并举的“人类学”;以北京大学和中央民大为代表的北派学者则更多地受到英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强调通过对社区的研究,